關于遠利的詩詞(502首)
261
《醉義歌》 金朝·寺公大師
曉來雨霽日蒼涼,枕幃搖曳西風香。
困眠未足正展轉,兒童來報今重陽。
吟兒蒼蒼渾塞色,客懷袞袞皆吾鄉。
斂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載空悲傷。
262
《憶故居》 現代·陳寅恪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山河迎勝利,殘馀歲月送凄涼。
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263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264
《廬山高》 明·沈周
廬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盤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謂即敷淺原。
培何敢爭其雄?西來天塹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澗道千丈開鴻。
265
《登高》 宋·蔡沆
九日登高廟閣陰,山間犬吠白云深。
清秋空谷寒侵夜,繞屋幽林翠滿岑。
佳景隨開陶令興,雅懷猶負遠公心。
年來名利都拋卻,唯有游觀到處尋。
266
《峽山古調》 宋·杜曾
濫觴岷山側,朝宗蓋自然。
沸沸出幽竇,滔滔成巨川。
深流疑徹地,遠勢欲浮天。
萬石攢若斗,一流瀉如懸。
267
《題慈溪慶安寺古松》 宋·馮輗
寒松一干老蒼蒼,古寺門前歲月長。
匠伯偶圖舟楫利,禪翁方患斧斤傷。
得全此日同齊櫟,勿翦他年經召棠。
可但與君期久遠,相將俱列大夫行。
268
《和孟郊韻》 宋·傅宏
修頂磨穹蒼,云煙雜古床。
僧飯鐘聲遠,仙風桂子香。
老檜有寒操,怪石多冷光。
俯瞰城郭人,袞袞名利場。
270
《大華山》 宋·何異
地靈推寶蓋,奇崛跨三州。
帝座聯樞極,星躔值斗牛。
江南夸絕勝,仙伯揖浮邱。
舊觀依山腳,崇壇冠嶺頭。
271
《詠華林書院》 宋·黃夷簡
桐軒瀟灑遠塵機,伯始英風世不衰。
千畝自封輕渭叟,五經同拜重宣尼。
衣無常主門多義,倉有余糧俗共熙。
仁智眼前從所樂,利名身外更何思。
272
《汴渠》 宋·金君卿
洪河貫中州,隨汴鑿支流。
滔滔萬里來,禹浪東南浮。
糧道所由濟,日逝千斯舟。
嗟哉隋皇帝,禍起江都游。
273
《題章詡靜觀堂》 宋·李達可
君不見通都蕩蕩開九逵,肩摩轂擊人爭馳。
危樓百尺獨高臥,下看膠擾無休時。
又不見滄江茫茫與天遠,輕舟出沒風濤險。
此時著身平地人,遙憐櫂夫驚破膽。
274
《竹齋題事》 宋·李埴
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齋閑竹凈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厭暑,獨此留殘陰。
戛雨挫促夢,穿風搜涼襟。
275
《桐君山》 宋·李仲驤
水盡露嵌嵚,紅塵雜市音。
西來天日遠,東望白云深。
塔□中流見,漁燈半夜沉。
煙波競名利,應負指桐心。
276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277
《繡嶺亭》 宋·劉達
絕境隔囂紛,煙霞張彩繪。
遠目入無中,高情馳物外。
春田發英華,秋林橫紫翠。
何時杖屨游,利名聊委蛻。
278
《蒙齋》 宋·劉藻
蒙齋遠廛市,勝概幾多清。
山下一泉涌,望中千畝平。
林深俗客少,巖小曉煙輕。
杖屨從登眺,誰知有利名。
280
《題壁》 宋·錢氏
落日西風照楚關,斷魂殘魄吊衰顏。
自從鴻鵠分飛后,無復鴛鴦并枕間。
腕玉瘦寬金縷袖,鬢蟬慵掠翠云鬟。
秋天冬暮風雪寒,對鏡懶把金蟬簇。
* 關于遠利的詩詞 描寫遠利的詩詞 帶有遠利的詩詞 包含遠利的古詩詞(5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