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近午的詩詞(234首)

    141 《問田夫》 宋·劉光

    清晨出柴扉,偶遇耕田夫。
    為問爾田間,近曾得雨無。
    田夫欣欣言,旱勢早已蘇。
    昨午云四合,一雨半日余。
    高下粗沾溉,芃然藹菑畬。
    老夫聞此言,欣懌當何如。

    142 《滿江紅 己巳二月二十二日游北門,有感》 宋·陸文圭

    試檢春光,都不在、槿籬茅屋。
    荒城外、牯眠衰草,鴉啼枯木。
    黃染菜花無意緒,青描柳葉渾粗俗。
    憶繁華、不似少年游,傷心目。

    143 《偈》 宋·釋淵

    節近端午,乍晴乍雨。
    帶累達磨眼睛,特地和泥合土。
    二祖不會承當。
    雪庭枉受辛苦。

    144 《江纂墓碑》 宋·孫起卿

    家有占冢碑,近自田家獲。
    藏之五六年,未甚見省錄。
    古苔侵文理,封結殆莫識。
    偶然嗟其窮,一一為磨剔。

    145 《并州道中》 宋·王操

    從軍無住計,近臘塞門行。
    風劈面疑裂,凍粘髭有聲。
    太陽過午暗,暮雪照人明。
    馬上聞吹角,依依認漢城。

    146 《夏日和韻》 宋·徐德輝

    方沼晴波動,虛堂午蔭新。
    夏衣誰賜葛,午食自烹鱗。
    山近書多潤,窗開硯易塵。
    試茶烯石鼎,汲井就西鄰。

    147 《馮公嶺》 元·許謙

    層巒疊嶂危相倚,亂石飄風涌秋水。
    寒松荒草間蒼黃,照眼崢嶸三十里。
    初如井底觀天門,一峰巍然中獨尊。
    縈回百折至絕頂,俯視眾嶺來兒孫。

    148 《禁煙日簡長如仲如二昆弟》 明·陳緝

    湖頭誰復載吳娃,鷗鳥多情戀白沙。
    涪萬春深無杜宇,武陵何處有桃花。
    雨余石燕晴歸穴,市近山蜂午報衙。
    看到前朝丞相墓,野人翻土樹桑麻。

    149 《賦得燕燕于飛》 明·方九敘

    小院百花香,輕簾雙燕翔。
    影隨春陌近,聲入午風長。
    趁蝶回雕砌,銜花赴彩梁。
    空閨朝復暮,徒切畫眉長。

    150 《十二月樂章》 未知·李德

    正月東方日出香茸茸,長條短條花眼紅。
    柔云弱雨暗填空,茫茫蝴蝶破春風。
    鸞帕抹煙山夢濃,蕭颯愁思開暝容。
    江頭溘溘水聲動,微和著柳黃金重。

    151 《秋日過汶溪義塾承蕭國錄有詩謹用奉答》 明·劉崧

    汶溪新制小茅堂,也種山楸間水楊。
    舍近雞豚還共食,春來魚鳥自相忘。
    松陰客去書連屋,花底鶯啼酒滿床。
    卻憶東華聯轡出,午門霜月漏聲長。

    152 《和南村春興》 明·龍瑄

    朝來攜杖到前溪,風暖花香滿袖攜。
    郭索近晴穿草出,鉤辀長日隔林啼。
    松陰野廟將春社,茅屋人家正午雞。
    眼底韶光盡詩景,酒廬僧舍漫留題。

    153 《巨浸詩》 明·呂誠

    庚午七月之初吉,斷虹挾雨蔽西日。
    石尤聲撼天為昏,颶母驅車走沙石。
    鯨跳鯤擲地軸翻,陽爍陰凝鬼神泣。
    銀濤駕空山岳摧,轉眼奔流浸扉壁。

    154 《將歸山中留別李二公勉》 明·沈應

    三月風光尚夾衣,暖云籠日午行遲。
    杏園卻近桃花塢,寒食相兼上巳時。
    芳草家家迷蛺蝶,棠梨樹樹轉黃鸝。
    幾回欲共行春樂,南浦歸舟已有期。

    155 《五月旦日與黃仲珍雷景陽酌于維揚抵暮出城曉》 明·陶安

    蕩舟竹西聞好歌,飄如仙槎泛銀河。
    青樓傍市卷朱箔,舞裾綠皺如春波。
    香消紅藥采鸞去,其如青鏡寂寞何。
    金盤露清筍牙白,小住半日非蹉跎。

    156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王嗣經

    嗣經字曰常,上饒人。
    故姓璩。
    身魁梧,多笑言,吟詩不輟。
    面圓而紫色,人戲呼為蟹臍,王笑而應之。

    157 《戲馬臺》 明·王一鳴

    彭城南郭云山豁,病骨扶筇午上臺。
    燕去鴻回登眺眼,龍爭虎斗古今才。
    荒荒白日三春過,滾滾黃河萬里來。
    昭烈祠堂亦鄰近,暖云煙樹更徘徊。

    158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159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紀實》 明·魏觀

    扁舟畏風濤,上馬遵大路。
    馬喜大路平,騫然欲馳鶩。
    手疲兩足痛,縱逸恐顛仆。
    呼奴執其轡,控馭使徐步。

    160 《清明約友游昆山(二十四韻)》 明·易恒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書子英、余道士復初。
    實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
    老逢節序感流年,聊復追游愧昔賢。

    * 關于近午的詩詞 描寫近午的詩詞 帶有近午的詩詞 包含近午的古詩詞(2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