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輪路的詩詞(542首)

    241 《臨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五代·牛希濟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點凝煙。
    此中真境屬神仙。
    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
    橘林霜重更紅鮮。
    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

    詠物寫景抒懷

    242 《三善殿夜望山燈詩》 南北朝·江總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連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贈佩異江濱。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輪。

    詠物寓理

    243 《九歌·國殤》 先秦·屈原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悼亡贊頌愛國憂國憂民

    244 《青玉案·絲絲香篆濃于霧》 清·高鶚

    絲絲香篆濃于霧,織就綠陰紅雨。
    乳燕飛來傍蓮幕,楊花欲雪,梨云如夢,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斷相思路,子規啼到無聲處。
    鱗瞑羽迷誰與訴。
    好段東風,好輪明月,盡教封侯誤。

    婉約春閨懷人

    245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246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觀止諷刺散文

    247 《親政篇》 明·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
    ”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
    ”蓋上之情達于下,下之情達于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
    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古文觀止奏議

    248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249 《九歌》 先秦·屈原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楚辭祭祀

    250 《慈湖夾阻風》 宋·蘇軾

    捍索桅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
    故應菅蒯知心腹,弱纜能爭萬里風。
    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青山水拍天。
    猶有小船來賣餅,喜聞墟落在山前。

    行舟感嘆人生哲理

    251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252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253 《廬山詩》 明·朱元璋

    廬山竹影幾千秋,云鎖高峰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

    古文觀止哲學理論

    25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55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56 《趵突泉》 宋·曾鞏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
    滋榮冬茹濕常早,澗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少際涌如輪。
    曾成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257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258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259 《相和歌辭·江南曲》 唐·陸龜蒙

    為愛江南春,涉江聊采蘋。
    水深煙浩浩,空對雙車輪。
    車輪明月團,車蓋浮云盤。
    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難。
    遙遙洛陽道,夾岸生春草。
    寄語棹船郎,莫夸風浪好。

    260 《蜀道難》 南北朝·陰鏗

    王尊奉漢朝。
    靈關不憚遙。
    高岷長有雪。
    陰棧屢經燒。
    輪摧九折路。
    騎阻七星橋。
    蜀道難如此。
    功名詎可要。

    * 關于輪路的詩詞 描寫輪路的詩詞 帶有輪路的詩詞 包含輪路的古詩詞(5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