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轉面的詩詞(710首)

    661 《頌古五十五首》 宋·釋紹曇

    美如西子離金闕,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662 《煨芋》 宋·釋紹曇

    山房不識春風面,地爐宿火煨紅軟。
    寒涕垂頤午夢醒,饑腸殷殷晴雷轉。
    霜猿剝啄啟巖扉,漏泄天香入翠微。
    霧幕煙籠收不得,等閑色引白云歸。

    663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前面是懸崖萬仞,后面是荊棘叢林。
    兩邊烈焰火聚,於中如何轉身。
    趙州老漢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

    664 《頌古四十四首》 宋·釋師范

    風前一曲動離愁,那個行人不舉頭。
    手把花枝半蔗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665 《送無相和尚歸鄉》 宋·釋師范

    同名同號同桑梓,同住江湖亡彼此。
    有時同上孤峰巔,有時同下滄溟底。
    苦同憂,樂同喜,金博金兮水洗水。

    666 《節物》 宋·釋文珦

    節物苦驚人,那堪遠客身。
    梅心輕送臘,柳意轉隨春。
    叢薄啼新鳥,深泉動蟄鱗。
    獨憐歸夢短,不得面慈親。

    667 《普化贊》 宋·釋心月

    者風僧,甚舉止。
    木鐸一搖,聲在人耳。
    邈吾真處點著便行,咬生菜時觸著便諱。
    明頭暗頭拶著便轉,今日昨日扶著便醉。

    668 《草衣文殊贊》 宋·釋心月

    披草衣,執具書。
    面不洗,頭不梳。
    是文殊,非文殊。
    擬議臺山路轉迂。

    669 《贊寂巖忠和尚》 宋·釋心月

    師之出處,師之面顏。
    云橫楚甸,雨過淮山。
    閱其語錄,見其作用。
    玉轉珠回,云興泉涌。
    寂巖之道,莫能形容。
    我今贊之,持尺量空。

    670 《西湖早春》 宋·釋行海

    多時不向柳邊來,每個幽亭坐一回。
    春哢未容鶯燕鬧,芳心猶待杏桃開。
    飄搖水面漁舟穩,宛轉風前玉笛哀。
    太乙清都五云表,冷香空鎖御園梅。

    671 《頌十玄談·演教》 宋·釋印肅

    初說有空人盡執,未明理事虛勞力。
    念來年久轉迷情,心不負人徒面赤。

    672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673 《普庵歌》 宋·釋印肅

    祝個普庵純寶貝,妙慧莊嚴真暢快。
    無門為戶到人稀,萬里神光圓頂蓋。
    非相身,無不在,體露堂堂聲色外。

    674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你也恁麼住,我也恁麼住,作業相似貧相聚。
    十方無壁,四面無門,遮丑無衣,御寒無絮。
    直下不居功,個中看轉處。
    采華蜂集萌不枝,臥月鳥棲無影樹。

    675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只個家風,八面玲瓏。
    斗柄橫而河淡,夢鶴起而巢空。
    功中退步就位,位里移身借功。
    靈靈了了處同中有異,湛湛澄澄處異中有同。

    67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聞名不如見面,都盧是個一件。
    風埃鬧處常閒,行市貴時卻賤。
    圓珠不撥轉,精金久磨煉。
    觸犯機鋒兮青天流電。

    67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智須轉色,凈還發光。
    活眼唯自照,喜眉為誰揚。
    巍巍堂堂,煒煒煌煌,莫道儂家兮觸事面墻。

    67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眼深眉長,口闊面黃。
    秋月破夜色,古澗含秋光。
    念萌自得出沒像,功轉不落偏正方。
    拈起能來應機用,者回觸處露堂堂。

    67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畫者不相出脫。
    轉見面皮丑惡。
    蜂採百華春不饑,兔飲長河夜不渴。
    無事而禪,待緣而作。
    一機一警誰與知,百發百中弦銜筈。

    680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額高眼深,該抹叢林。
    人驚大膽,我自無心。
    默轉機梭路,誰投缽水針。
    覿面相呈了也,抬頭何處相尋。

    * 關于轉面的詩詞 描寫轉面的詩詞 帶有轉面的詩詞 包含轉面的古詩詞(7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