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轉身方的詩詞(344首)

    21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你也住,我也住,十方三世一時捏。
    聚月醉云酣離水犀,轉身觸倒珊瑚樹。

    22 《菽乳》 明·孫作

    淮南信佳士,思仙筑高臺。
    八老變童顏,鴻寶枕中開。
    異方營齊味,數度真琦瑰。
    作羹傳世人,令我憶蓬萊。

    23 《謝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宋·蘇軾

    燕尾稱呼理未便,剪裁云葉卻天然。
    無心只是青山物,覆頂宜歸紫府仙。
    轉覺周家新樣俗,?頭巾起后周。
    ?未容陶令舊名傳。

    24 《生查子 以下原有解冤結北方一日一首未注名》 宋·無名氏

    夜來忽睹一場希,乍見幾個燈蛾兒,堪人嗟呀。
    愛欲貪嗔不肯舍。
    錯認燈光,隨高隨下。
    火焰根前,百般顛耍。

    25 《郊行》 宋·劉克莊

    薄有西風意,郊行得自娛。
    山晴全體出,樹老半身枯。
    林轉亭方見,江侵路欲無。
    何妨橋纜斷,小(左舟右定)故堪呼。

    26 《送趙處士游方》 宋·洪咨夔

    道家何荒唐,釋氏更汗漫。
    君胡欲逃儒,結入楊墨案。
    時文窘枘鑿,俗好厭冰炭。
    起尋出頭路,去覓行腳飯。

    27 《荷湖行為趙忠州壽》 宋·陳文蔚

    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
    全似太華峰頭玉井樣,花開十丈世所無。
    自有天地此山有,誰人種得如船藕。
    造物不肯輕畀付,付與湛溪云隱手。

    28 《朱伯可求頌》 宋·釋慧遠

    鳳凰山下方求隱,摩竭城中又轉身。
    星電交馳何處是,旋機倒用若為陳。
    居士門高無異說,山僧行處脫根塵。
    風作伴,月為鄰,三眼摩醯笑似嗔。

    29 《觀知客歸葬親求語》 宋·釋紹曇

    道人觀方積壓彼去,入門要驗賓中主。
    吃一杯茶即轉身,誰能掉舌論今古。
    危機俊逸旱雷轟,蒼鷹折翅獵狗烹。
    老明覺舉手加額,韓大伯敢攙先行。

    30 《思還人四方四首》 宋·釋文珦

    草間小蟲鳴素秋,喚起妾身離別愁。
    愁多宛轉結成夢,夢遠直過西涼州。

    31 《方數文請升堂舉那吒太子因緣》 宋·釋宗杲

    骨肉都還父母了,不知那個是那吒。
    一毛頭上翻身轉,一一毛頭渾不差。

    32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33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34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35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36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楚辭

    37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38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唐詩三百首寫人愛情諷喻敘事長詩

    39 《促織》 清·蒲松齡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
    令以責之里正。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

    高中文言文敘事小說抒懷憤懣

    4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 關于轉身方的詩詞 描寫轉身方的詩詞 帶有轉身方的詩詞 包含轉身方的古詩詞(3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