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鑿破混沌作兩間,
倚欄看碧成朱,等閑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選,匆匆又換,紫云衣潤。幾許春風,朝薰暮染,為花忙損。笑舊家桃李,東涂西抹,有多少、凄涼恨。
詠物寫花告誡同情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時危適遠縣,臥疴蔽疏篷。浮舟難計程,一聽水與風。今日出江口,劃見天邊峰。維舟邀勝士,杖策凌穹崇。
宮槐弄黃黃,蓮葉綠婉婉。時同二三友,竹軒涼夏晚。駕言都城南,以望征車返。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憶昔官博士,所得英俊多。斥去典蜀學,蜀士煩搜羅。二井轉轆轤,猶能挹余波。袍子白紛紛,有如鏡重磨。
夜深燈火下齋宮,路轉西巖卻向東。四塞河山今古在,諸陵云霧往來同。煙叢簇簇溪藤暗,秋葉蕭蕭嶺樹紅。獨愧兩都詞賦手,玉堂椽筆待名公。¤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何處生春早,春生云色中。籠蔥閑著水,晻淡欲隨風。度曉分霞態,馀光庇雪融。晚來低漠漠,渾欲泥幽叢。
學仙貴功亦貴精,神女變化感馬生。石壁千尋啟雙檢,中有玉堂鋪玉簟。立之一隅不與言,玉體安隱三日眠。
翳翳云月薄,冷冷雪風清。學省夜岑寂,天街斷人行。廣庭層閣險,尋廓步馀明。松篠遞遙響,如聞弦誦聲。
萬瓦青煙夕靄生,斗杓迎歲轉東城。隋宮守夜沈香燎,楚俗驅神爆竹聲。玉樹羅階家宴盛,羽觴稱壽彩衣榮。九門朝客思公甚,向曉天風舞雪霙。
王都重兵廩,命使總八方。淮南舟車沖,三楚籠利長。惟時有才彥,數計等桑羊。八月賜詔行,朱斾插大航。
百一聚一車,百行根一誠。反身物皆備,動與誠俱行。勤如轂下轉,謹如軾前橫。和緩以將之,轡舞錫鸞鳴。
南門供帳江上亭,北門觴酒湖邊榭。兩年出餞略可數,往往行人半同舍。憶昔翠華臨璧海,儒先一日爭聲價。蘇君舌掉巫峽水,楊君氣奪幽并夜。
人間盛衰理甚明,勢去有如湯沃冰。聽言一事足嘆惋,恐君亦復傷中情。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璣多秀慧。主翁五十二本兵,寵冠諸家當盛世。
豐神間整坐凝然,一笑聊憑筆意傳。卻有丹青難畫處,獨遺好丑在千年。因形有像轉支離,妙筆從君壓畫師。若向禪中參一指,寫余父母未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