悵望青山下,回頭淚滿巾。故鄉多古樹,落日少行人。發鬢將回色,簪纓未到身。誰知武陵路,亦有漢家臣。
昔聞公族出,其從亦高車。為善唯求樂,分貧必及疏。身承漢枝葉,手習魯詩書。尚說無功德,三年在石渠。
重陽節懷人
官稱漢獨坐,身是魯諸生。絕域通王制,窮天向水程。島中分萬象,日處轉雙旌。氣積魚龍窟,濤翻水浪聲。路長經歲去,海盡向山行。復道殊方禮,人瞻漢使榮。
寫景抒情田園生活組詩
遠將歸,勝未別離時。在家相見熟,新歸歡不足。去愿車輪遲,回思馬蹄速。但令在舍相對貧,不向天涯金繞身。
唐詩三百首寫景秋天七夕節閨怨
去處長將決勝籌,回回身在陣前頭。賊城破后先鋒入,看著紅妝不敢收。熨帖朝衣拋戰袍,夔龍班里侍中高。對時先奏牙間將,次第天恩與節旄。
桑干歸路遠,聞說亦愁人。有雪常經夏,無花空到春。下營云外火,收馬月中塵。白首從戎客,青衫未離身。
單于南去善陽關,身逐歸云到處閑。曾是五年蓮府客,每聞胡虜哭陰山。
抒懷懷才不遇諷刺
達人曠跡通出處,每憶安居舊山去。乞身已見抗疏頻,優禮新聞詔書許。家法遙傳闕里訓,心源早逐嵩丘侶。
上人遠自西天竺,頭陀行遍國朝寺。口翻貝葉古字經,手持金策聲泠泠。護法護身唯振錫,石瀨云溪深寂寂。
無本于為文,身大不及膽。吾嘗示之難,勇往無不敢。蛟龍弄角牙,造次欲手攬。眾鬼囚大幽,下覷襲玄窞。
修行哲理
東風花樹下,送爾出京城。久抱傷春意,新添惜別情。歸來身已病,相見眼還明。更遣將詩酒,誰家逐后生。
不負人間累,棲身任所從。灰心聞密行,菜色見羸容。幻世方同悟,深居愿繼蹤。孤云與禪誦,到后在何峰。
蕭條對秋色,相憶在云泉。木落病身死,潮平歸思懸。涼鐘山頂寺,暝火渡頭船。此地非吾士,閑留又一年。
幾年侍從作名臣,卻向青云索得身。朝士忽為方外士,主人仍是眼中人。雙鸞游處天京好,五馬行時海嶠春。遙羨光陰不虛擲,肯令絲竹暫生塵。
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羈旅思親
夜學曉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閑,心與身為讎。死辱片時痛,生辱長年羞。清桂無直枝,碧江思舊游。
共照日月影,獨為愁思人。豈知鶗鴂鳴,瑤草不得春。一片兩片云,千里萬里身。云歸嵩之陽,身寄江之濱。棄置復何道,楚情吟白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