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身學的詩詞(1682首)

    62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622 《七絕·贈劉翰林聯句》 現代·毛澤東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澤東)
    竹杖草履謁學尊。
    途見白云如晶海,(以上蕭瑜)
    沾衣晨露浸餓身。
    (毛澤東)

    623 《示兒》 宋·陸游

    斥逐襆被歸,招喚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學者那得爾。
    前年還東時,指心誓江水。
    亦知食不足,但有餓而死。
    小兒教汝書,不用日十紙;字字講聲形,仍要身踐履。
    果能稱善人,便可老鄉里。
    勿言五鼎養,肉食吾所鄙。

    624 《放言五首》 唐·元稹

    近來逢酒便高歌,醉舞詩狂漸欲魔。
    五斗解酲猶恨少,十分飛盞未嫌多。
    眼前仇敵都休問,身外功名一任他。

    625 《情詩其十八》 清·倉央嘉措

    仙羽如雪暫徘徊,欲將此身借翼載。
    ?
    不學令威控鶴去,理塘相見即歸來。

    626 《鷓鴣天·柏綠椒紅事事新》 宋·姜夔

    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影賀年人。
    三茅鐘動西窗曉,詩鬢無端又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閑伴老來身。
    嬌兒學作人間字,郁壘神荼寫未真。

    627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唐·劉長卿

    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何!
    今日龍鐘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628 《讀書》 宋·曾鞏

    吾性雖嗜學,年少不自強。
    所至未及門,安能望其堂。
    荏苒歲云幾,家事已獨當。
    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

    629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630 《雨》 宋·陳與義

    忽忽忘年老,悠悠負日長。
    小詩妨學道,微雨好燒香。
    檐鵲移時立,庭梧滿意涼。
    此身南復北,仿佛是它鄉。

    631 《贈族人秣陵兄弟詩》 南北朝·何遜

    吾宗昔多士。
    文通高縉紳。
    小子無學術。
    丁寧困負薪。

    632 《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 明·宋濂

    憶昔游虎林,年壯已非冠。
    旅食嘆酸辛,敢望諸侯傳。
    捉衿肘已露,納履踵成穿。
    甘從原思貧,恥學毛遂薦。

    633 《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 明·宋濂

    水陸行兼旬,招搖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癡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閉。
    涇川名漢縣,寶勝標唐寺。

    634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635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636 《答張子立見寄》 宋·蘇洵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與俱。
    峽山行盡見平楚,舍舡登岸身無虞。
    念君治所自有處,不復放縱如吾徒。
    憶昨相見巴子國,謁我江上顏何娛。

    637 《自尤》 宋·蘇洵

    五月之旦茲何辰,有女強死無由伸。
    嗟予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壽夭固無定,我豈以此輒怨人。
    當時此事最驚眾,行道聞者皆醉辛。

    638 《遇訶林寺口占》 明·袁崇煥

    四十年來過半身,望中祇樹隔紅塵。
    如今著足空王地,多了從前學殺人。

    639 《適意》 宋·貝守一

    不效癡禪誤此身,安居隨分樂天真。
    閒尋草藥防醫病,廣施仙方為濟人。
    學道示逢師訣竅,收心且養自精神。
    修持要到無空地,掃卻從前礙眼塵。

    640 《緣識》 宋·宋太宗

    從小莫顛謏,長大始成人。
    經史須勤學,然可待尊親。
    勿談他已短,但秪自脩身。
    所作行慈善,見者生欽羨。

    * 關于身學的詩詞 描寫身學的詩詞 帶有身學的詩詞 包含身學的古詩詞(16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