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身后世的詩詞(693首)

    181 《永興端明王左丞寄示見訓長句因為后答》 宋·宋庠

    西風書驛到河津,且喜開筩麗句新。
    安石風流高映世,君房言語妙驚人。
    公懷遠略須經國,我愧華顛未乞身。
    惟有論交方寸地,歲寒留得比松筠。

    182 《書黃叔虎傳神卷》 宋·章甫

    鶴骨何清癯,腹空惟貯書。
    山林日月長,掉頭賦歸歟。
    松竹歲寒金石友,身后虛名眼前酒。
    與世相違豈盡然,江湖猶有丹青手。

    183 《曾仲恭侍郎惠酒以偶有名酒無夕不飲為韻謝之》 宋·章甫

    古來稱達人,不愿身后名。
    豈其未忘世,隤然聊遣情。
    我生本衰愞,於時淡無營。
    但得秫可釀,何勞詩有聲。

    184 《丁巳調選》 宋·陳宓

    人生四十方強仕,一調十年能幾回。
    蟬冕未加頭蚤累,詩成水上見風行。
    筆端萬類因陵暴,世態浮云任變更。
    且盡花前一樽酒,何須身后五言聲。

    185 《七夕后一日》 宋·陳普

    世間萬事但隨身,不費將迎是圣人。
    雨暗云昏殷作夜,天青水碧在今晨。

    186 《病后夏初雜書近況十首》 宋·方回

    含桃豌豆喜嘗新,罌粟花邊已送春。
    豈謂單衣揮扇手,仍為敗絮擁爐身。
    唾壺甫換痰仍滿,藥貼多夸料不真。
    火熱冰寒但絕欲,世間疫癘本無神。

    187 《寓杭久無詩長至后偶賦懷歸五首呈仁仲實》 宋·方回

    嚴灘合問紫陽津,誤簉西湖寂寞濱。
    老子通身唯是骨,梅梢作意為誰春。
    飽更世故全如夢,慣忍霜寒最益人。
    莫笑龍鐘開七袠,含珠何限已成塵。

    188 《寓杭久無詩長至后偶賦懷歸五首呈仁仲實》 宋·方回

    天應知我厭驅馳,故遣虺隤掩敝帷。
    一紀窮愁嚴瀨夢,三年長至武林詩。
    山深無事尚堪隱,歲暮不歸何所為。
    此世與身總非昔,可能杯酒答深悲。

    189 《癸巳生日二首》 宋·方回

    夜來終日雨如傾,曉起樓頭喜漸晴。
    血氣衰微吾道勝,欲心死絕此身生。
    一區宅愧先人業,萬首詩垂后世名。
    蚊喙收聲蛙不吠,忽聞鄰柳送啼鶯。

    190 《次智師韻》 宋·郭印

    十年流宦海,飄泊一舟輕。
    敝屣世間事,浮云身后名。
    學幾為俗誤,詩欲斗僧清。
    塵土非吾志,妻孥強使令。

    191 《有翅天馬圖》 宋·牟巘五

    何年塵鏡昏乍洗,金背涌出差主怪詭。
    自古空言馬生角,今乃見馬生兩翅。
    恐是渥洼種,往往感龍氣。
    龍惟神,飛行天,

    192 《送伯才伯仲之官》 宋·釋寶曇

    浣花溪頭春可憐,兩鳧一鳧飛上天。
    曉窗清凈易一卷,兄弟過午無炊煙。
    大鳧白首古上人,小鳧綠鬢東風前。
    簡書不畏畏泥滓,黃金污人須棄捐。

    193 《再和潘天英韻》 宋·于石

    人生一傳舍,於世懶蠅營。
    千古月知己,四時花有情。
    吟懷今鄭綮,家學昔玄成。
    自適眼前樂,何須身后名。

    194 《悼呂居仁舍人》 宋·張九成

    精識高標不世才,泉臺一掩悵難回。
    詞源斷是詩書力,句法端從踐履來。
    西掖北門聊爾耳,春風秋月亦悠哉。
    問君身后遺何物,只有窗間水一杯。

    195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196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97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98 《前出師表》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勵志勸勉

    199 《祭十二郎文》 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祭文悼亡

    20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 關于身后世的詩詞 描寫身后世的詩詞 帶有身后世的詩詞 包含身后世的古詩詞(6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