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身全的詩詞(1035首)

    361 《完顏巾歌》 未知·袁華

    完顏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鐵厓先生。
    先生賦長歌以謝,率余同作。
    混同江流長白東,完顏虎踞金源雄。
    身如長松馬如阜,蹴踏黃龍城闕空。

    362 《奉寄趙伯器參政尹時中員外五十韻》 元·王逢

    詔立淮南省,符張閫外兵。
    風雷朝煥發,牛斗夜精明。
    參政材超偉,元僚器老成。
    武林多樹政,禁御舊蜚英。

    363 《滿庭芳·體掛云衣》 元·劉處玄

    體掛云衣,身如布素,應為莫厭清貧。
    道無形象,大悟里頭真。
    憎愛心無有德,俱贊美、歸順良因。
    洪禧至,閑看法教,松竹每為鄰。

    364 《沁園春 次前韻》 元·劉敏中

    別后何如,兩鬢全霜,寸心尚丹。
    但酒腸蕭瑟,常因病窄,詩懷寥落,強為秋寬。
    無補公家,坐縻廩粟,自笑閑身也屬宮。
    思君甚,只夢魂夜夜,水阻云艱。

    365 《滿江紅 令門人和》 元·李道純

    采藥歸來,這鼎器、乾金鑄寫。
    那些兒道理,全憑主者。
    先把根塵都掃盡,從前熟處休沾惹。
    問行工、進火事如何,憑般若。

    366 《宣靜三臺 嗚鶴余音卷一》 元·牛真人

    自小飄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東。
    世間事,看破渾是假,想榮華猶似夢中。
    蓋個庵兒,隈山靠水,栽松種竹成林。
    炕暖窗明,樂清閑、勝競利名。

    367 《蘇幕遮 蓬萊路,仗三千行滿,獨步云歸 以上》 元·潛真子

    海波間,蓬萊島。
    行滿功成,去者絕希少。
    無路無舟空浩渺。
    *市先生,要到應難到。

    368 《送館主朝憲使之淮西四十韻》 明·張以寧

    宇宙開昌運,山川產藎臣。
    周邦多士貴,魯國一儒真。
    江海襟無際,風雷筆有神。
    淵涵珠皎潔,山立玉嶙峋。

    369 《南歸詩十八首》 明·李流芳

    吾愛陶彭澤,出處皆草草。
    動必求其全,俗人自纏擾。
    吾爾廿年交,知子如余少。
    愛子無俗情,俗情亦自好。

    370 《天安門詩抄》 當代·現代無名

    三千翠柏衛忠魂,緊束戎裝后來人。
    熱血已教神州赤,頭顱再換宇宙新。
    戰時方顯男兒志,沙場才見赤子心。
    丹心誓補前人愿,誰懼馬革裹全身。

    371 《贈徐介城》 現代·聶紺弩

    切土全身盡上鍬,路探興凱水齊腰。
    端陽七隊曾牛飲,大雪三冬在虎饒。
    地里葵花和雨面,袖中茶葉當煙燒。
    辛勤最是催更鳥,日日催人過小橋。

    372 《鶴》 宋·劉筠

    碧樹陰濃釦砌平,華亭歸夢曉頻驚。
    仙經若未標奇相,琴操何因寄恨聲。
    養氣自憐雞善勝,全身卻許雁能鳴。
    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軒是所榮。

    373 《野犬行》 宋·劉宰

    野有犬,林有鳥。
    犬餓得食聲咿鳴,鳥驅不去尾畢逋。
    田舍無煙人跡疏,我欲言之涕淚俱。
    村南村北衢路隅,妻喚不省哭者夫,

    374 《耕織嘆》 宋·趙汝鐩

    春氣熏陶蠶動紙,采桑兒女哄如市。
    晝飼夜餧時分盤,扃門謝客謹俗忌。
    雪團落架抽繭絲,小姑繰車婦織機。
    全家勤勞各有望,翁媼處分將裁衣。
    官輸私負索交至,尺寸不留但箱笥。
    我身不暖暖他人,終日茅檐愁凍死。

    375 《寄楊誠齋》 宋·葛天民

    參禪學詩無兩法,死蛇解弄活鲅鲅。
    氣正心空眼自高,吹毛不動全生殺。
    生機熟語卻不徘,近代獨有楊誠齋。
    才名萬古付公論。

    376 《練裙帶詩》 宋·韓希孟

    我質本瑚璉,宗廟供頻蘩。
    一朝嬰禍難,失身戎馬間。
    寧當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377 《白土寺》 宋·艾申

    正爾炎官火傘張,幅巾來此坐僧房。
    個中豈是全無暑,畢竟心清身自涼。

    378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379 《蓬萊旅舍作》 當代·啟功

    其五:盡瘁出祁山,亦寓自全計。
    后主抑其喪,足見疑與忌。
    狼顧司馬懿,魏文屢相庇。
    方詡知舜禹,轉瞬食其弊。

    380 《瘞鶴》 清·董曉山

    長蛇噓霧毒暗天,老鶴俯視心為憐。
    引雛振翮下啄蛇,反為蛇噬身不全。
    嗟嗟鶴死群鶴怨,中有一鶴負機變。
    徘徊蛇旁銜骨歸,瘞之中野酬孤愿。
    此中地氣大吉非偶然,蛇滅霧息還青天,老鶴心魂耿耿懸。

    * 關于身全的詩詞 描寫身全的詩詞 帶有身全的詩詞 包含身全的古詩詞(10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