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身為素的詩詞(323首)

    201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親》 明·張孟兼

    鄭公去年離北平,束書抱病來南京。
    城隅解后喜且驚,開顏握手言再生。
    自從南北屨構兵,日夜悵望鄉關情。
    幾回寄書雁南征,中心搖搖若懸旌。

    202 《自詠》 宋·陸游

    素慕巢居穴處民,久為釣月臥云身。
    經行山市求靈藥,物色旗亭訪異人。
    高枕靜聽棋剝啄,幽窗閑對石嶙峋。
    吾廬已是桃源境,不為秦人更問津。

    203 《踵息齋》 宋·張耒

    物之有知者恃息,物之有息知為賊。
    天長地久載元氣,天地無心故無極。
    君知一身誰主持,六塵緣影工伎兒。
    發生變幻不暫止,令汝鼻息無停時。

    204 《古詩贈興宗》 宋·司馬光

    窮達有常分,得喪難豫言。
    古今浩茫茫,倚伏安可原。
    軒掌彼自榮,興俗同崩奔。
    錙銖校重輕,冰火殊涼溫。

    205 《詠嚴子陵》 宋·梅堯臣

    不顧萬乘主,不屈千戶侯,手澄百金魚,身被一羊裘。
    借問此何耳,心遠忘九州。
    青山束寒灘,濺浪驚素鷗。
    以之為朋親,安慕乘華輈。
    老氏輕璧馬,莊生惡犧牛。
    終為蘊石玉,敻古輝巖陬。

    206 《送喻介夫》 宋·文同

    介夫陵陽奇男子,節義素為人所談。
    身長七尺氣萬丈,自謂流落誰能甘。
    去將舊學中新格,坐取高第如手探。
    明年西歸有光耀,且請為我來山南。

    207 《集賢劉工部隲知衡州》 宋·楊億

    仁里古湘川,頒條命雋賢。
    腰垂丈二組,身下九重天。
    山水登臨思,庭闈喜懼年。
    官曹郎位宿,衣袂御鑪煙。

    208 《北上感懷》 明·劉基

    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
    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鈍材,懶拙更無比。
    才疏乏世用,嗜僻惟書史。

    209 《氣出唱》 明·劉基

    今日不樂,振策遠游。
    東上泰山,巍何修修。
    道逢仙人,要我同仇。
    蒸霞為糧,烹玉為羞。

    210 《呂丞相生日》 宋·吳芾

    日躔析木當良月,辰象煌煌森羅列。
    勿驚昴宿下天來,果向明時作人杰。
    巍巍德望冠簪纓,魯國真儒獨擅名。
    五百年來世希有,端為社稷萬人生。

    211 《虱嘆》 宋·李流謙

    得生固么陋,宅體仍穢卑。
    巢穴我襟裾,食飲吾膚肌。
    毒比蚤蚊熾,類兼蚋蟻微。
    陰幽巧相傳,不知來何時。

    212 《送錢伯同寺丞守嚴陵》 宋·樓鑰

    去年送君來,今年送君歸。
    君善全去就,我獨念別離。
    君是忠孝家,襲紫傳金龜。
    門戶二百年,所寄在一夔。

    213 《正字南仲祭詩》 宋·周文璞

    昭陽作噩冬,愁云凝上蒼。
    我墮豀谷底,鹵莽聞公喪。
    哲人困中壽,頗謂告者狂。
    繼執邸吏符,躑蹢抽肝腸。

    214 《守茶塢子舍新塋》 宋·衛宗武

    自閱管郭書,風水好成癖。
    維舟走霅嶠,川谷幾遍歷。
    晚年乃得此,於焉擬藏骨。
    身謀適不偶,命子為冢宅。

    215 《劉錦山自衡州歸復書仍貽之詩》 宋·衛宗武

    渺渺湘水波,浩浩衡山云。
    悠悠我之思,皎皎兮美人。
    美人不可見,陵谷日遷變。
    風塵方紛攘,意者生死判。

    216 《題徐參議所藏唐人浴兒圖》 宋·王炎

    右相嘗慚呼畫師,技癢仍復拈毛錐。
    逼真誰作此贗本,亦有妙意生妍姿。
    中庭燕坐必主婦,綠云高髻香羅衣。
    嫣然嬪妾左右侍,前浴能言丹鳳雛。

    217 《五羊食荔枝龍眼》 宋·曾豐

    素聞嶺南風,今假嶺南館。
    窮秋余夏蒸,初臘借春暖。
    披衣汗流衣,握簡汗流簡。
    似登頭痛山,而坐身熱坂。

    218 《贈蘇明府》 唐·李頎

    蘇君年幾許,狀貌如玉童。
    采藥傍梁宋,共言隨日翁。
    常辭小縣宰,一往東山東。
    不復有家室,悠悠人世中。

    219 《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 唐·劉長卿

    見君風塵里,意出風塵外。
    自有滄洲期,含情十馀載。
    深居鳳城曲,日預龍華會。
    果得僧家緣,能遺俗人態。

    220 《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 唐·劉長卿

    見君風塵里,意出風塵外。
    自有滄洲期,含情十馀載。
    深居鳳城曲,日預龍華會。
    果得僧家緣,能遺俗人態。

    * 關于身為素的詩詞 描寫身為素的詩詞 帶有身為素的詩詞 包含身為素的古詩詞(3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