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身一至的詩詞(1073首)

    201 《至灌溪予瑰老二首》 宋·王炎

    食肉定知非虎頸,騰身自笑不鳶肩。
    相逢莫話青云事,借我清風一枕眠。

    202 《次韻和吳侍郎偶至城西一二名園》 宋·宋庠

    幾曲西園路,幽深隱歲華。
    偶乘安道興,直過辟疆家。
    畦脈爭分溜,叢名各記花。
    身閑飛蓋遠,容易到曛霞。

    203 《晚春小園觀物》 宋·宋庠

    小園乘暖敞孤齋,畦埒經春盡綠苔。
    新筍偶隨枯篠出,野花閒抱故藤開。
    雙桐夾路元標井,酸棗依墻本乏臺。
    北戶清風時一至,此身疑到上皇來。

    204 《二十九日出暗門循城至北關登舟》 宋·項安世

    籃輿出郭轉墻隈,欲老芙蕖盡意開。
    天氣已涼猶索熱,官身得去未忙回。
    舟行何物非詩句,病后無情是酒杯。
    一笑團欒今在目,細挑燈火話蓬萊。

    205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宋·張嵲

    茫茫白水環虛市,股引清渠繞梵宮。
    一夜春風入高柳,怳如身在海濤中。

    206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行客路正遠,曦馭已西馳。
    霜風吹草樹,眇眇連荒陂。
    如何羈旅懷,更值搖落時。
    四序欻已晚,我生可無衰。

    207 《長至前夕書寄陸嚴州》 宋·張镃

    銅爐熟火暖無煙,一盞清燈紙帳邊。
    遲睡頗如除夜景,新陽方幸好晴天。
    詩成水閣梅堪折,信斷山城雁不傳。
    莫待扁舟敘暌隔,歸來身作紫微仙。

    208 《和譚學士見寄》 宋·劉黻

    大道久磔裂,啾啾夸毗子。
    彷佛皮毛鮮,孰探古人髓。
    我亦坐茲疾,默闃照非是。
    束身云瘴鄉,凡論悉掩耳。

    209 《君莫夸少年一首贈余光遠》 宋·戴表元

    君莫夸少年,與我憊者疏。
    我亦嘗少年,少年君不如。
    談諧今已忘,猶有少年余。
    東南山水國,早得飛長裾。

    210 《七月二十三日聞城南火午至夜半懷歸》 宋·方回

    月近參旗欲下弦,倚樓半夜獨看天。
    故園入夢將千日,朝服離身已七年。
    洶洶火驚何一去,嗸嗸糴貴更堪憐。
    漢庭使者求民瘼,汲黯應須識后先。

    211 《送林澤之至五夫》 宋·釋寶曇

    不學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
    眼明自可空群象,筆健何妨力萬牛。
    許我春風還帝所,多君雪浪轉船頭。
    愛山堂下平生夢,試問梅花可忍不。

    212 《靈巖寺偃松一首》 宋·蘇籀

    直哉十尋干,亭亭無附枝。
    紆哉獨縱肆,蟠據何離奇。
    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
    揉剛為謙屈,至高而聽卑。

    213 《至法海寺》 宋·王洋

    天有陰晴地有艱,一山如隔萬重山。
    隅逢冬少三馀雨,況置身無百慮關。
    歲熟役車容借客。
    閑來巖寺可開顏。
    懸危既免逢饑虎,又得休公半偈還。

    214 《游金焦二山至汲江亭用前韻》 宋·袁說友

    江山萬里憶徐州,十月迎風度小舟。
    極目不知天外景,亂云遙接水中丘。
    此身五十昔未到,著語再三今可酬。
    欲把邊塵聊一洗,只今更吸大江流。

    215 《至沙溪拜六一先生墓》 宋·曾豐

    文章事業宋名臣,潁上輕投未老身。
    葛水衣冠凄欲斷,沙溪泉石郁空陳。
    高山踞視廢興事,喬木坐邀來往人。
    碑未失真公手澤,中余廊廟舊精神。

    216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張九成

    既能委曲存商后,又不區區愛此身。
    以至為奴作洪范,仲尼稱謂有三仁。

    217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21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19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22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 關于身一至的詩詞 描寫身一至的詩詞 帶有身一至的詩詞 包含身一至的古詩詞(10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