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蹈青的詩詞(100首)

    1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女唱兒歌去蹈青,阿婆笑語伴渠行。
    只虧郎罷優輕殺,櫑子雙檐挈酒餅。

    2 《寒食前一日行部過牛首山七首》 宋·楊萬里

    單車一節又行春,敢為觀風惜病身。
    只是擔頭無櫑子,枉教喚作蹈青人。

    3 《與子仁登天柱岡,過胡家塘蒪塘歸東園四首》 宋·楊萬里

    厭看家園桃李春,蹈青行遍四山村。
    芳菲看盡還歸看,看得園花特地新。

    4 《三月晦日游越王臺二首》 宋·楊萬里

    越王臺上落花春,一掬山光兩袖塵。
    隨分杯盤隨處醉,自憐不及蹈青人。

    5 蹈青》 宋·楊萬里

    兩換溪溪玉,花呈嶺嶺春。
    秧田暄處早,茅屋補痕新。

    6 《雨中問訊金沙》 宋·楊萬里

    金沙道是殿群芳,不道荼蘼輸一場。
    十里紅妝蹈青出,一張錦被曬晴香。
    只須舊蔭已無暑,更走新條如許長。
    若恨昨朝來草草,夜來風雨更禁當。

    7 《薌林五十詠·梨花原》 宋·楊萬里

    禁火曉未暖,蹈青昏恰皈。
    何堪一原雪,將冷入春衣。

    8 《明發青泥沖雪剌船三首》 宋·楊萬里

    碧玉波頭綠錦絪,玉妃蹈舞襪生塵。
    先生奇觀誰分卻,不分孤舟獨釣人。

    9 《次韻陳蹈元見和之作》 宋·李彌遜

    漫逐江魚吊楚臣,風騷今見出吾閩。
    遺音思遠冰霜淡,味語功深膾炙珍。
    一壑我曹方稅駕,九霄公等政推輪。
    屏除堆案癡兒事,肯著青鞋伴散人。

    10 《西山岡得步奉懷蹈元》 宋·李彌遜

    擺脫微官萬里來,非闕枝上子規催。
    鏡中蒼鬢摘還滿,花上青春喚不回。
    我筑一溪愚似柳,君工五字老於梅。
    哦詩肯傍水旁徑,賸買長瓶為子開。

    11 《送趙蹈中府簽對策大廷》 宋·蘇泂

    奧學通玄象,須時對廣廷。
    端為賈生策,動合圣人經。
    事往誰謀始,時今未敉寧。
    因留非所志,君相眼終青。

    12 《甲午淮幕和蕭應父贈鄭允蹈韻》 宋·李曾伯

    客來遠自洞庭浜,一笑相逢耳競傾。
    把酒未須論后約,讀書已恨欠前生。
    疇堪太乙青藜照,亦有豐城寶劍精。
    近在眼前休蹉卻,君如未識問君平。

    13 《李允蹈以詩見詒走筆和之李號能詩諸貴人客也》 宋·孫應時

    四海夥人物,百年各馳驅。
    持身付埃塵,擾擾竟何須。
    臨邛家四壁,洛北飯一孟。
    白首頗光勞,不愧初心無。

    14 《雜曲歌辭·行路難》 唐·李頎

    漢家名臣楊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父兄子弟綰銀黃,躍馬鳴珂朝建章。
    火浣單衣繡方領,茱萸錦帶玉盤囊。

    15 《行路難》 唐·李頎

    漢家名臣楊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父子兄弟綰銀黃,躍馬鳴珂朝建章。
    火浣單衣繡方領,茱萸錦帶玉盤囊。

    16 《貽劉高士別》 唐·儲光羲

    夙駕出東城,城傍早霞散。
    初日照龍闕,峨峨在天半。
    壯哉麗百常,美矣崇兩觀。
    俯視趨朝客,簪珮何璀璨。

    17 《金井歌》 唐·劉商

    文明化洽天地清,和氣氤氳孕至靈。
    瑞雪不散抱層嶺,陽谷霞光射山頂。
    薙草披沙石竇開,生金曜日明金井。

    18 《元和圣德詩》 唐·韓愈

    皇帝即阼,物無違拒。
    曰旸而旸,曰雨而雨。
    維是元年,有盜在夏。

    19 《薦士(薦孟郊于鄭馀慶也)》 唐·韓愈

    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誥。
    曾經圣人手,議論安敢到。
    五言出漢時,蘇李首更號。
    東都漸瀰漫,派別百川導。

    20 《奉報翰林張舍人見遺之詩》 唐·孟郊

    百蟲笑秋律,清削月夜聞。
    曉棱視聽微,風剪葉已紛。
    君子鑒大雅,老人非俊群。
    收拾古所棄,俯仰補空文。

    * 關于蹈青的詩詞 描寫蹈青的詩詞 帶有蹈青的詩詞 包含蹈青的古詩詞(1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