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趨俗的詩詞(224首)

    121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周王仗黃鉞,自謂將天威。
    孤竹兩君子,采薇旁笑之。
    豈徒驚世俗,趨死乃如歸。
    周衰楚蒙吏,快辯多文詞。
    高言毀二子,至與盜跖齊。
    夷齊固齊圣,于道豈無知。
    輕身立世教,爭奪尚如斯。

    122 《寄余五十五》 宋·張耒

    憶昨戊午寄東都,人事紛紛相見疏。
    補官洛陽我西走,君理舟楫歸江湖。
    往來相失頃刻爾,坐使一別三年余。
    他鄉滿眼非故舊,南北耿耿無音書。

    123 《陽翟道中》 宋·張耒

    客行趨陽翟,驅馬登高崗。
    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許昌。
    原田秀且潤,煙水遠分行。
    荒冢臥石獸,古祠摧畫墻。

    124 《次韻答常甫世弼二君不利秋官郁郁初不平故予》 宋·黃庭堅

    鵬翼將圖南,垂天上扶搖。
    飛飛尋常閑,深樹乘風蜩。
    大觀與小智,從事不同條。
    揚雄老執戟,金張珥漢貂。

    125 《癸丑宿早禾渡僧舍》 宋·黃庭堅

    城頭渡可涉,早禾渡可斟。
    試問安用舟,春水三丈余。
    是維一都會,駔儈權征輸。
    郁郁多大姓,儒冠頗詩書。

    126 《和公儀試進士終場有作》 宋·歐陽修

    朝家意在取遺才,樂育推仁亦至哉。
    本欲勵賢敦古學,可嗟趨利競朋來。
    昔人自重身難進,薄俗多端路久開。
    何異鱣魴爭尺水,巨魚先已化風雷。

    127 《獲麟贈姚辟先輩》 宋·歐陽修

    世已無孔子,獲麟意誰知。
    我嘗為之說,聞者未免非。
    而子獨曰然,有如塤應篪。
    惟麟不為瑞,其意乃可推。

    128 《上巳後一日登快哉亭作》 宋·賀鑄

    上巳信嘉辰,流觴傳舊俗。
    良游悵不遂,吏局方有屬。
    東風吹曉雨,萬竅嗥林麓。
    疑有泊舟人,狂歌河女曲。

    129 《送河東提刑張太博》 宋·范仲淹

    憶守姑蘇日,見君已驚人。
    翩翩幕中畫,落落席上珍。
    強記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領西帥,密與羌夏鄰。

    130 《知縣李太博得替》 宋·林逋

    惠愛復公清,三年報政成。
    弦歌敦雅俗,桃李藹春榮。
    縣治嘗游刃,朝趨久彯纓。
    相門如有相,他日愿持衡。

    131 《送王介甫知毗陵》 宋·梅堯臣

    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
    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

    132 《寄饒州范待制》 宋·梅堯臣

    山水番君國,文章漢侍臣。
    古來中酒地,今來獨醒人。
    坐嘯安浮俗,談詩接上賓。
    何由趨盛府,待爾望清塵。

    133 《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 宋·梅堯臣

    淮上一相遇,憶在京都時。
    雖驚歲月換,未改松桂姿。
    童侍兩三人,瓶錫相與隨。
    自言東越來,篋中多好詩。

    134 《四月二十七日與王正仲飲》 宋·梅堯臣

    我來自楚君自吳,相遇泛波銜舳艫。
    時時舉酒共笑樂,莫問罌盎有與無。
    醉憶曩同吾永叔,倒冠落佩來西都。
    是時豪快不顧俗,留守贈榼少尹俱。

    135 《依韻和原甫置酒蘭菊間》 宋·梅堯臣

    置酒蘭菊間,賓主適所適。
    權豪自炎炎,下上走役役。
    茲時況休沐,良可會朋戚。
    流俗務趨喧,寧思事閑寂。

    136 《送石昌言舍人還蜀拜掃》 宋·梅堯臣

    紫微星宿何煌煌,掖垣華閣上相當。
    舍人亦與泰階近,兩兩聯裾如雁行。
    其間飛星入王壘,天子錫告歸故鄉。
    錦韉金轡照棧去,文園渴令難可望。

    137 《送仲文》 宋·梅堯臣

    三年不出戶,孝行閭井聞。
    近俗遂知化,豈非由所薰。
    御琴趨國門,何必長守墳。
    美哉若君子,忠可移於君。

    138 《彥國通判終州》 宋·梅堯臣

    結交時未久,情親心已照。
    氛埃外自遣,風月還同調。
    復與任浮沈,未嘗趨近要。
    以此雖處貧,寧防俗者誚。

    139 《依韻和原甫省中松石畫壁》 宋·梅堯臣

    山林與城闕,事物不相對。
    唯聞秉道義,所處無內外。
    趨煩而毀靜,此理乃俗輩。
    昔有天下賢,喜得名筆會。

    140 《和季弟韻二十首》 宋·劉克莊

    即今巾鏡嘆蒼茫,但覺書癡勝酒狂。
    已怕詞頭趨坡老,更禁帖子累秦郎。
    魯生競起為綿蕝,邶俗誰能不采唐。
    自唱樵歌余季和,免教人謗到君房。

    * 關于趨俗的詩詞 描寫趨俗的詩詞 帶有趨俗的詩詞 包含趨俗的古詩詞(2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