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走報的詩詞(288首)

    81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唐·李商隱

    萬草已涼露,開圖披古松。
    青山遍滄海,此樹生何峰。
    孤根邈無倚,直立撐鴻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壯士胸。

    82 《送李傅侍郎劍南行營》 唐·賈島

    走馬從邊事,新恩受外臺。
    勇看雙節出,期破八蠻回。
    許國家無戀,盤江棧不摧。
    移軍刁斗逐,報捷劍門開。
    角咽獼猴叫,鼙干霹靂來。
    去年新甸邑,猶滯佐時才。

    83 《贈長城庾將軍》 唐·李頻

    初年三十拜將軍,近代英雄獨未聞。
    向國報恩心比石,辭天作鎮氣凌云。
    逆風走馬貂裘卷,望塞懸弧雁陣分。
    定擁節麾從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84 《少年行》 唐·邵謁

    丈夫十八九,膽氣欺韓彭。
    報仇不用劍,輔國不用兵。
    以目為水鑒,以心作權衡。
    愿君似堯舜,能使天下平。
    何必走馬夸弓矢,然后致得人心爭。

    85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干海水清。
    凈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86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87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唐·韋莊

    禍亂天心厭,流離客思傷。
    有家拋上國,無罪謫遐方。
    負笈將辭越,揚帆欲泛湘。
    避時難駐足,感事易回腸。

    88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89 《贈江西周大夫(一作贈周太史)》 唐·陳陶

    否極生大賢,九元降靈氣。
    獨立正始風,蔚然中興瑞。
    淵倫照三古,磊落涵涇渭。
    真貌月懸秋,雄詞雷出地。

    90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唐·花蕊夫人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倚太陽。
    凈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91 《采蓮舟》 唐·薛濤

    風前一葉壓荷蕖,解報新秋又得魚。
    兔走烏馳人語靜,滿溪紅袂棹歌初。

    92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93 《贈王將軍》 唐·無可

    勛高絕少年,分衛玉階前。
    雄勇明王重,溫恭執友賢。
    功書唐史滿,名到虜庭偏。
    劍彩浮龍影,衣香襲御煙。

    柳樹

    94 《續姚梁公坐右銘》 唐·貫休

    善為爾諸身,行為爾性命。
    禍福必可轉,莫愨言前定。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則美無不克。
    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95 《七言》 唐·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寫景友情思念

    96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97 《敲爻歌》 唐·呂巖

    漢終唐國飄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測。
    縱橫逆順沒遮欄,靜則無為動是色。
    也飲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斷淫欲。

    98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99 《宴春臺慢(仙呂宮)》 宋·張先

    麗日千門,紫煙雙闕,瓊林又報春回。
    殿閣風微,當時去燕還來。
    五侯池館頻開。
    探芳菲、走馬天街。

    100 《江神子》 宋·蘇軾

    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
    元豐壬戍之春,余躬耕于東坡,筑雪堂居之。
    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
    夢中了了醉中醒。

    * 關于走報的詩詞 描寫走報的詩詞 帶有走報的詩詞 包含走報的古詩詞(2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