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加九錫石三品,鳥睹村翁晚節榮。出有小車扶有杖,前身莫是邵先生。
書如嘉肴要知旨,區區太沖空詠史。百年能掛幾牛角,火急編摩時亹亹。柳家文類今無遺,可忍行事空違之。此書真是群玉府,事辭所不遺毫厘。
筆勢之偉,筆意之詣,筆法之粹,是三者固定足以名家而無愧矣。於虖,佑陵天縱八體,公蒙識拔,獨在初歲,亦宜有此具美也。寶此幅紙,以見太平之游藝,惟秘閣是親。
輞川之勝,新詩之詠,所以適性也。繭紙這瑩,筆力之勁,所以寫興也。維詩與筆,景物交映也。并于唐圖,于是為稱也。
既有史才,又得墨妙。今古言辭,事功談笑。蜀人之藏,曰維其棠。我時其傳,以著不忘。
腳踏木履,手指虛空。法華三昧,舌本玲瓏。連書十三,如蟲蝕木。引得一類邪徒,至今胡卜亂卜。
腳下長拖破木履,口內不知道甚底。惱亂風光沒奈何,南北東西無定止。
心迷幾被法華轉,狂發羅齋走帝宮。對圣十三呼不正,無端咄咄強書空。
褰裳而趨,或然而住。咄咄書空,喃喃獨語。盡語渠儂轉法華,知得身心在何處。
褰裳登九重,走筆書十三。兩頭俱不住,臨去又圖南。
虛空里揣出骨,閃電中作窠窟。有問妙喜家風,此外更無別物。
旋陀羅尼三昧,語默元無罣礙。攬衣著屐走街,剛被時人笑怪。問伊住止何處,向道我儂弗會。進前擬議思量,咄哉漆桶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