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賢論的詩詞(782首)

    661 《金蓮出玉花 贈劉公見惠鞋,以詞贈之》 元·馬鈺

    贈予鞋履。
    我賜賢家玄妙理。
    休別猜疑。
    早離塵緣得所宜。
    論其元首。
    清凈精光牢固守。
    性不沉流。
    決繼海蟾的祖劉。

    662 《滿庭芳 贈武功薛先生》 元·馬鈺

    同流相聚,遞相覺察。
    須當外搜內惻。
    斗做修行,有若爭頭競角。
    見賢思齊休妒,把神珠、時時擦抹。

    663 《沁園春·道德陰符》 元·侯善淵

    道德陰符,寶藏靈文,賢圣盡欽。
    論杳冥恍惚,精微至道,有無升降,動靜浮沉。
    六洞飛玄,三宮妙化,*匹雙關兩間侵。
    明虛谷,大無窮無測,非淺非深。

    664 《袁伯夔母唐太夫人八十壽詩》 近代·陳三立

    昔誦中壘傳,首揭賢明號。
    邦國系污隆,匪獨承家要。
    敻哉成周盛,致治極胎教。
    昏風論世族,舊典久不耀。

    665 《庸庵同年寄示新篇且將以我輩最近所唱和各寫》 近代·陳三立

    彭澤奇游累負痾,謝公共和覓羊何。
    誰知五老分吳越,仍續前賢播詠歌。
    寂寞殘年同命惜,凄迷故國告哀多。
    賈胡落手疑名姓,論世差非曲學阿。

    666 《適揚州》 明·袁凱

    淮海表茲郡,東南誠要津。
    近代亦雄藩,親王蒞斯民。
    荊吳自茲入,燕趙亦來臻。
    舟車無停運,孳貨若丘墳。

    667 《寄劉八》 宋·陳藻

    六度封書向小孤,一度逢人寄書無。
    劉郎嗔我無短吟,素書百紙難論心。
    我愛劉郎可無詩,劉郎愛客還笞兒。
    我為父執倍其年,見我呼兄挾渠賢。

    668 《賀丘煥翁南歸》 宋·陳藻

    三三年前八桂歸,西江舡上每吟詩。
    乃翁收拾傳尤切,令子經從是果非。
    渡海卻休賢季路,論文想勝謁羅池。
    此行況有如皋雉,藥裹拋來自畫眉。

    669 《送惟鳳師歸四明》 宋·釋智圓

    未識鳳師面,早熟鳳師名。
    毓靈本岷峨,弱冠游神京。
    出處忌非類,交結皆名卿。
    高談駭眾聽,雅唱歸群英。

    670 《留別知郡職方楊員外》 宋·宋庠

    矛本草茅士,世無鐘鼎榮。
    在昔未勝冠,先疇弓冶傾。
    茹荼濱十死,屬纊存微生。
    分遂甯牛飯,誰希莊雁鳴。

    671 《吳侍郎生朝》 宋·宋庠

    朝端舊記生賢日,使節臨門恩有秩。
    詔書感會形溫辭,宴品豐華動私室。
    降崧孕昴誠不誣,史簡詩絃互褒述。
    賢人挹道隨汙隆,忽向西臺就安逸。

    672 《參政東平侍郎誕辰紀德》 宋·宋庠

    帝叢資寅亮,鴻鈞翊太寧。
    天開釣璜胄,家襲降崧靈。
    復九萌陽管,生三瑞砌蓂。
    毓賢茲表日,衛世遂傳經。

    673 《和吳侍郎相從經歲忽有陜許之別見貺長句》 宋·宋庠

    接武西臺屬鉅賢,琴樽歡意滿山川。
    論交共到忘言地,感別空驚易守年。
    陜界霜氛迎喜氣,潁郊秋色犯華顛。
    卜鄰自有歸休約,終就溪林占一廛。

    674 《和吳侍郎游普明禪院》 宋·宋庠

    履道遺坊敞凈廬,昔人曾此賦閑居。
    園經漢傳揮金罷,石記商賢作礪馀。
    綠玉千竿多映水,蒼帷雙樹競凌虛。
    神交不必論年輩,一夕清吟萬境如。

    675 《次韻和吳侍郎任宗伯貳卿沖卿領天官南局皆世》 宋·宋庠

    斗宮分局敞星闈,伯仲登賢士論歸。
    奕世弓裘方善續,先春跗萼更相依。
    孤鴻暫作云衢騁,三鳳行看帝閣飛。
    戚苑好書馀慶事,一門仙橐映朝衣。

    676 《詔下有感》 宋·宋庠

    釐席思賢久,公車下詔新。
    金酬燕市骨,蒲裹漢家輪。
    署行鄉論秀,觀光國有賓。
    臺招能賦客,關識賣符人。

    677 《兵器》 宋·陶弼

    五代乏真主,奸雄紛僭偽。
    橫磨闊刀劍,白弱相篡弒。
    我宋有神宜,潛德動天意。
    故天意若曰,往為我之嗣。

    678 《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 宋·項安世

    楚囿七澤荒南云,三江五湖同吐吞。
    杞梓橘柚杶干柏,芷蘺椒桂蘼蘭蓀。
    天英地靈聚為人,魁壘詭異難具論。
    屈原離騷二十五,句句字字皆瑤琨。

    679 《送鄭向書罷師歸福州》 宋·項安世

    共惟漢從官,三仕屈吾指。
    前輩有鄭公,后來王趙耳。
    更生初去國,玉色欣共理。
    我時見一葉,已識秋風起。

    680 《用韻為十九弟壽》 宋·項安世

    駟馬開華屋,祥羆降綺櫳。
    嬰襦斑似錦,五佩綠于蔥。
    好日逢重四,芳醪判一中。
    豐神春口柳,意氣雨天虹。

    * 關于賢論的詩詞 描寫賢論的詩詞 帶有賢論的詩詞 包含賢論的古詩詞(7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