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賢論的詩詞(782首)
542
《送赴省七子》 宋·陳造
憶昔涂抹鬢未秋,著書初不緣窮愁。
交契往往第一流,愛且助之恩意周。
翳桑盤飯驚浪舟,如輠轂需膏油。
疾需妙劑寒需裘,李郝硯席初綢繆。
543
《矮知府挽詩》 宋·韓淲
先正聲猷在,諸賢競挽推。
蚤年知振厲,中道惜裴回。
論建何老識,文詞豈小才。
近來耆舊盡,徒與士生哀。
544
《和趙大夫鹿鳴宴集》 宋·陳師道
趙侯詩律近風騷,雅意推賢答圣朝。
鴻雁著行過渭水,鳳凰覽德下虞韶。
三千著籍今為盛,九萬論程不作遙。
不讀世書談世事,臥看君自致青霄。
545
《贈關彥長》 宋·陳師道
少年初識字,已誦子虛賦。
嘗疑天上人,已離人間去。
蹉跎二十年,久自嘆遲暮。
倦游梁宋間,郤踏江湖路。
546
《奉酬應物》 宋·陳師道
論世闕真是,憎好成愚賢。
眾手挽跛牂,擬度驊騮前。
與子早相好,於今不知年。
似從欲著帽,憂喜同華顛。
547
《謝傅監》 宋·陳師道
好士如好色,昔聞今則無。
平生席為門,未識長者車。
曠士慕林谷,羈人辱泥涂。
愿為執鞭役,莫順下風趨。
548
《再酬》 宋·陳師道
鄉里衣冠不絕人,近天尺五只清門。
論文正可簪雙筆,澆舌行看賜上樽。
瓊玖每蒙先木李,蜩鳩方共笑飛鯤。
固知賢杰當傳世,下里朱陳亦有孫。
550
《送霍子侔還都》 宋·李廌
真人造區夏,民瘼傒以蘇。
戎衣振不格,力舉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當年群嘯聚,劍立猶稱孤。
553
《顏魯公祠堂詩》 宋·李廌
朅來游汝海,初識魯公真。
盛德宜蒙祀,英姿儼若神。
典刑雖異代,勛績在蒸民。
憶昔艱難際,生逢歷數屯。
554
《和元規見勉》 宋·張繼先
觀君詞語中,具引先賢事。
了然道在茲,不行而善至。
君今真至矣,奏樂求真知。
一言見吾子,固難盡於辭。
555
《臨刈旱苗》 宋·鄭剛中
我懷高臥心,而為貧所迫。
挽我赴塵賤,動與幽趣隔。
磽田能幾何,旱穗正容摘。
豈便得收斂,半屬租程客。
556
《寶學連公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弱冠論交老更堅,平生風義想前賢。
銀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聯名四十年。
漫許赤心酬雨露,終成白發傲林泉。
酸風送子寒山暮,鳴壑搖松亦泫然。
557
《次韻曾微言見贈二首》 宋·李彌遜
自分人非日九遷,一官民社敢妨賢。
脫塵未踏鄰虛地,通籍猶分有小天。
餐玉近傳曾試法,買山取足不論錢。
疏慵未似嵇中散,會有斜封落從前。
558
《和史濟川見贈》 宋·馮時行
歲晚扁丹雪霰邊,蕭疏與君俱可憐。
向來共厄黃楊閏,別后相逢白發年。
覓句剩煩梅作興,攻愁直縱酒稱賢。
故人一笑誠希闊,得失休論布幔天。
560
《食筍》 宋·馮時行
錦籜初開玉色鮮,烹苞葅脯盡稱賢。
絕能加飯非無補,浪說冰脾苦不便。
一日偶無慵下箸,四時都有不論錢。
寒儒氣味都休問,準擬凌風作瘦仙。
* 關于賢論的詩詞 描寫賢論的詩詞 帶有賢論的詩詞 包含賢論的古詩詞(7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