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也知孝讓,居然合禮儀。休疑汝尚小,須信我饒為。
未嘗無果菜,何至取吳中。祭我必土產,遺言敢不共。
去官因脫囚,為感戴天讎。史氏乃失實,卻云逃報仇。
下車父母國,自重豈其輕。謂我詐為善,何憂被此名。
何忽省母病,每因身疾知。可憐張里正,尚得令君疑。
禮稱親未葬,喪服不除焉。食麥斷鹽味,悲哉四十年。
至今說花縣,當日奉潘輿。未必若趙母,囘班候起居。
莫致兒榮養,翻令父苦耕。可憐廢書泣,不忍叱牛聲。
賊來那可邇,而敢以身迎。身豈不知愛,心乎恐母驚。
史書良為稹,褒詔卻因袁。足使濟不朽,何堪逢自言。
幾曾慕巢許,非是薄伊周。何忍的的去,先人有墓丘。
愿以身代母,書焚上徹天。若非神許我,未必字依然。
羨入帝王門,揚名與立身。何如養親膳,每日得兼珍。
未能追綺季,且復守東罔。為有先廬在,它山忍遁藏。
未須論大塊,以死息乎人。所愿學賜也,姑惟息事親。
食藜殊列鼎,負米異重茵。不待今朝養,傷哉昔日貧。
如何方謂嘆,乃爾復忻然。念汝祖無忝,知予道何傳。
視膳子之職,何須自執炊。閑將心比并,合是手成持。
一自王之國,于今二十年。了無織芥過,都是孝慈然。
憶父去旱語,爾來七十秋。終焉不忍冠,灑淚望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