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感猛鷙類,都無搏噬心。同游至鹿虎,共宿有鳩鷹。
所懼子不孝,何愁父失慈。涕流分出日,天定感還時。
邑令直微爾,爭如相國榮。可憐留母養,不忍聽兄迎。
古稱有曾閔,今復見荀何。為孝一而已,能行無甚高。
賣卜有深意,何心避市喧。若逢人子問,依孝與之言。
只是見忠節,何曾省孝誠。唐宗休嘆息,猶未識真卿。
母家令足食,父族使安生。睦黨可謂孝,能之惟晏嬰。
渭陽曾讀未,對酒偶言詩。舅作如此語,兒那能不悲。
不可得而久,其惟父母乎。諄諄愛日語,楊氏豈欺予。
隨母適異國,先歸汝忍能。致人不見視,應是得人憎。
祀灶令人富,相傳陰子方。安知田至孝,非在薦黃羊。
茅焦甘伏質,考叔請留羹。大隊如初樂,咸陽虛左迎。
其為人也孝,好亂未之聞。曾以是取怨,無人語蓋勛。
讀書無見處,與不讀書同。勿謂兒年小,能知孝與忠。
交州一村里,有嫗負薪行。萬里庾道愍,心知為所生。
進士能毋舉,偏親可忍了。紫芝亦良苦,負母入京師。
當知元與凱,不出孝而忠。能舉十六相,斯為舜大功。
所當約於已,豈忍儉其先。道立南陽表,人呼原氏阡。
家人勸我睡,共說不眠難。官既未得差,眠時自不安。
全歸有明訓,珍重恐傷膚。小子啟手足,吾今知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