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賢人節的詩詞(517首)

    61 《和蘇著作麻姑十詠·秦人峰》 宋·李覯

    秦法雖甚苛,秦吏若猶拙。
    山林不數里,俾爾逃得脫。
    予觀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茍非為鬼神,何計避羈紲。

    62 《送范比部持節廣東》 宋·蘇籀

    羊城使者神仙中,苒苒叱馭凌云蹤。
    繡袂吾徒強摻執,解手一舉南飛鴻。
    君侯烜赫標肉譜,文正烈祖忠宣父。
    典刑付托呼所鐘,經國風規儼如故。

    63 《吉老手刃兇人為母報仇詩以紀之》 宋·喻良能

    臥冰叱馭全忠孝,王氏多賢今古同。
    公乎孝行驚創見,落落豈特漢晉風。
    兇人夜半發丘隴,敢爾殘暴不畏公。
    古來刃仇不共天,痛貫肝膂何時窮。

    64 《中和節賜百官燕集因示所懷》 唐·李適

    至化恒在宥,保和茲息人。
    推誠撫諸夏,與物長為春。
    仲月風景暖,禁城花柳新。
    芳時協金奏,賜宴同群臣。
    絲竹豈云樂,忠賢惟所親。
    庶洽朝野意,曠然天地均。

    65 《送蘇主簿赴偃師》 唐·張九齡

    我與文雄別,胡然邑吏歸。
    賢人安下位,鷙鳥欲卑飛。
    激節輕華冕,移官殉彩衣。
    羨君行樂處,從此拜庭闈。

    66 《覽柏中允兼子侄數人除官制詞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載歌絲綸》 唐·杜甫

    紛然喪亂際,見此忠孝門。
    蜀中寇亦甚,柏氏功彌存。
    深誠補王室,戮力自元昆。
    三止錦江沸,獨清玉壘昏。

    67 《省試行不由徑》 唐·張籍

    田里有微徑,賢人不復行。
    孰知求捷步,又恐異端成。
    從易眾所欲,安邪患亦生。
    誰能達天道,共此競前程。
    子羽有遺跡,孔門傳舊聲。
    今逢大君子,士節自光明。

    68 《送楊諫議赴河西節度判官兼呈韓王二侍御》 唐·熊曜

    賢哉征西將,幕府多俊人。
    籌議秉刀尺,話言在經綸。
    先鞭羨之子,走馬辭咸秦。
    庭論許名實,數公當即真。

    69 《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云茂,虛心能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70 《題柳公權書度人經后(一作虞有賢,題云送臥云道士)》 唐·魚又玄

    臥云道士來相辭,相辭倏忽何所之。
    紫閣當春凝煙靄,東風吹岸花枝枝。
    藥成酒熟有時節,寒食恐失松間期。

    送別勉勵

    71 《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 宋·傅察

    久嗟留滯壓叢輕,桃李無言向野亭。
    展驥始應流汗赤,登龍早見出藍青。
    三馀共對賢人酒,四野欣瞻別駕屏。
    何日蒲輪趨召節,便看兩兩映魁星。

    72 《挽文山》 宋·胡斗南

    金骨神仙玉色人,千霜萬雪見吾真。
    圣賢盡節心彌壽,天地為棺道不貧。
    河漢橫流豪杰淚,風霆怒發鬼神嗔。
    先生出入騎箕尾,長現網常四大身。

    73 《周夫人挽詞》 宋·蘇軾

    教子通經古所賢,安貧守道節尤堅。
    當熊遣烈傳家世,投燭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書誥命,忽驚玉樹掩新阡。
    凱風吹棘君休詠,我亦孤懷一泫然。

    74 《送孫從之司業持節湖南二首》 宋·楊萬里

    白頭燈火共書林,自少論交老慰心。
    官職壞人餳里鴆,忠賢到骨鍜中金。
    朝陽鳴鳳秪今見,夜雨對床何日尋。
    回鴈峰前鴈回後,紫薇紅藥待渠吟。

    75 《和十九日湖上與張集賢餞提刑張都官韻》 宋·宋祁

    共憑高榭眺云波,使節將歸可奈何。
    醇酒暫留丞相飲,驪駒愁對主人歌。
    千巖日下催云合,萬里風長送雁過。
    茲會難言須惜別,歲陰光景玩蹉跎。

    76 《贈胡人》 宋·林逋

    妻兒終擬棄,舊識盡名賢。
    高節嫌趨世,常流笑學仙。
    金方燒易得,星度算來玄。
    祇說尋山去,相期已數年。

    77 《天基節口占二首》 宋·劉克莊

    報道東方欲辨晨,強扶衰憊起冠紳。
    差賢眇者與跛者,竊比封從祝圣人。
    野老豈知蒙帝力,農夫稍有告余春。
    不須景慕斜川叟,且作田間擊壤民。

    78 《道士步虛詞 十》 南北朝·庾信

    麟洲一海闊。
    玄圃半天高。
    浮丘迎子晉。
    若士避盧敖。
    經飡林盧李。
    舊食綏山桃。
    成丹須竹節。
    刻髓用蘆刀。
    無妨隱士去。
    即是賢人逃。

    79 《坤成節》 宋·毛滂

    穆穆真為第幾天,九龍扶輦下非煙。
    定知蟾彩騰光夜,聊待蟠桃得熟年。
    國步無疆金柱健,官聲有道兔罝賢。
    大邦欲效封人請,珍重只園妙相仟。

    80 《送前水監王仲賢郎中赴闕》 宋·強至

    素節清明照水臺,夷涂行騁忽徘徊。
    驚人險句何妨露,向闕丹心未可灰。
    馬勒春風朝弁集,雞呼曉日禁門開。
    從來早賜清閒對,不信君王肯棄才。

    * 關于賢人節的詩詞 描寫賢人節的詩詞 帶有賢人節的詩詞 包含賢人節的古詩詞(5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