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豫讓的詩詞(10首)

    1 豫讓論》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
    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

    古文觀止史論寫人

    2 豫讓橋》 明·張孟兼

    豫讓橋邊楊柳樹,春至年年青一度。
    行人但見柳青青,不問當時豫讓名。
    斯人已往竟千載,遺事不隨塵世改。
    斷碑零落野苔深,誰識孤臣不二心。
    豫讓橋,路千里,橋下滔滔東逝水。
    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應羞愧死。

    3 《詠史詩·豫讓橋》 唐·胡曾

    豫讓酬恩歲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

    4 《詠史上·豫讓四首》 宋·陳普

    幾多礪節與輕生,猶有絲毫在利名。
    青史千年惟豫子,誠心大義最分明。

    5 《詠史上·豫讓四首》 宋·陳普

    荀息無裨晉獻公,豫生如許智宗空。
    古人才德難求德,大節初心要始終。

    6 豫讓》 唐·吳融

    韓魏同謀反覆深,晉陽三板免成沉。
    趙衰當面何須恨,不把干將訪負心。

    7 《春秋戰國門·豫讓》 唐·周曇

    門客家臣義莫儔,漆身吞炭不能休。
    中行智伯思何異,國士終期國士酬。

    8 《詠史上·豫讓四首》 宋·陳普

    義士忠臣不二君,漆身吞炭欲成仁。
    若謀委質求親幸,又抱奸心賊大倫。

    9 《詠史上·豫讓四首》 宋·陳普

    三晉崢嶸虎戰墟,中涓學語正坑儒。
    石家禮法從何出,甲乙諸郎盡鯉趨。

    10 豫讓》 宋·徐鈞

    君侯待我異中行,宗祀何期遽覆亡。
    一死誰言無所為,主知深處自難忘。

    * 關于豫讓的詩詞 描寫豫讓的詩詞 帶有豫讓的詩詞 包含豫讓的古詩詞(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