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飲方酣月滿樓,劇談無寐露侵裘。此宵此景應難值,吾婿吾兒亦罕儔。情誼渾如同一姓,風流不負兩中秋。絕憐老子婆娑甚,破戒何當大白浮。
白發柳夫子,政是柳州孫。譚經能解頤,經綸出其門。彼美蒼梧士,紉服得蘭蓀。抽身朱墨間,初知儒者尊。報國直以人,不類一飯恩。山中多散材,著意采蟠根。
作詩渾似譚經載,奪盡從頭席幾重。文木一經題品后,虛名不數大夫封。
揚子譚經去,淮王載酒過。醉來啼鳥喚,坐久落花多。
院寒青靄正沈沈,霜棧干鳴入古林。數葉貝書松火暗,一聲金磬檜煙深。陶潛見社無妨醉,殷浩譚經不廢吟。何事欲攀塵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愛情感傷
弓冶傳家學,才名觀國賓。譚經至白首,投老漫青綸。北去曾乘險,南歸益自珍。要知超悟處,縹帙有離塵。
蘭著秋花分外奇,月巖清坐聽枰棋。笑譚相與同心處,更近新涼八月時。
少鄙章句學,所慕在經世,諸公薦文章,頗恨非素志。一朝落江湖,爛熳得自恣,討論極王霸,事業窺莘渭,孔明景略間,卻立頗眥睨。從人無一欣,對食有三喟。譚侯信豪雋,可共不朽事。
廣都江上送舟行,淚灑春風別少城。冉冉幾經新歲律,依依猶有舊交情。塵冠當掛彈何用,革帶頻移瘦自驚。剩欲約公風雨夜,一燈相對話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