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謁奠的詩詞(29首)

    1 《登葉縣故城謁沈諸梁廟》 唐·李百藥

    總轡臨秋原,登城望寒日。
    煙暇共掩映,林野俱蕭瑟。
    楚塞郁不窮,吳山高漸出。
    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終吉。
    椒桂奠芳樽,風云下虛室。
    館宇肅而靜,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龍,勿驚疲朽質。

    2 《謁三閭廟》 唐·竇常

    君非三諫寤,禮許一身逃。
    自樹終天戚,何裨事主勞。
    眾魚應餌骨,多士盡餔糟。
    有客椒漿奠,文衰不繼騷。

    3 《謁蔣帝廟》 唐·韋莊

    建業城邊蔣帝祠,素髯清骨舊風姿。
    江聲似激秦軍破,山勢如匡晉祚危。
    殘雪嶺頭明組練,晚霞檐外簇旌旗。
    金陵客路方流落,空祝回鑾奠酒卮。

    4 《甲戌人日謁杜工部祠》 現代·陳寅恪

    新祠故宅總傷情,滄海能來奠一觥。
    千古文章孤憤在,初春節物萬愁生。
    風騷薄命呼真宰,離亂馀年望太平。
    歸倚小車心似醉,晚煙哀角滿江城。

    5 《登高涼山謁墓》 宋·陳廷光

    云氣擁松楸,佳城生意幽。
    掃殘黃葉路,奠遍綠新篘。
    想像音容在,瞻衣涕泗流。
    東遷禱靈墓,端為護行舟。

    6 《謁安慶余忠宣祠》 明·練子寧

    將軍忠節貫荊襄,千載精神日月光。
    血戰孤城身已殞,名垂青史汗猶香。
    殘碑墮淚空秋草,折戟沉沙自夕陽。
    我亦有懷追國士,為來感慨奠椒漿。

    7 《曲江謁張文獻祠》 未知·王偁

    停舟曲江滸,吊古謁遺祠。
    嚴嚴始興公,遺澤芬在斯。
    堂傾風雨萃,碑斷苔蘚滋。
    芳春奠行旅,落日歸文貍。

    8 《謁南岳》 宋·范成大

    湘中固多山,夾岸萬馬屯。
    坡陀無敢高,似遜喬岳尊。
    曉投望云亭,眾丘拱墻藩。
    濃嵐忽飄蕩,積翠浮云端。

    9 《謁禹廟》 宋·秦觀

    陰陰古殿注修廊,海伯川露儼在傍。
    一代衣冠埋石窆,千年風雨鎖梅梁。
    碧云暮合稽山暗,紅芰秋開監水香。
    令我免魚繇帝力,恨無歌舞奠椒漿。

    10 《謁諸葛丞相廟》 宋·陸游

    漢中四百天所命,老賊方持太阿柄。
    區區梁益豈足支,不忍安坐觀異姓。
    遺民亦知王室在,閏位那干天統正。
    公雖已沒有神靈,猶假賊手誅鍾鄧。
    前年我過沔陽祠,再拜奠俎衰淚迸。
    潔齋請作送迎詩,精忠大義神其聽!

    11 《謁昭亭廟》 宋·梅堯臣

    連峰到溪止,澄溜向潭瀉。
    廟道走山腰,雀雛鳴屋瓦。
    古壁畫云雷,空庭儼輿馬。
    眷予來故鄉,絜齋陳奠斝。

    12 《謁甫里祠》 明·高啟

    衣冠寂寞半塵絲,想見江湖獨臥時。
    遁跡虛煩明主詔,感懷猶賦散人詩。
    釣魚船去云迷浦,斗鴨闌空草滿池。
    芳藻一杯誰為奠,鼓聲只到水神祠。

    13 《謁嚴子陵祠》 宋·林景熙

    客星謫下桐江湄,傲睨煙雨何年歸。
    空遺清氣滿林壑,草木不受春風肥。
    我來維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亂峰欲雪江氣嚴,老蜃吹云日色死。

    14 《唐明堂樂章·登歌》 唐·武則天

    禮崇宗祀,志表嚴禋。
    笙鏞合奏,文物惟新。
    敬遵茂典,敢擇良辰。
    絜誠斯著,奠謁方申。

    樂府憂國憂民

    15 《武后明堂樂章·登歌》 唐·佚名

    禮崇宗祀,志表嚴禋。
    笙鏞合奏,文物維新。
    敬遵茂典,敢擇良辰。
    絜誠斯著,奠謁方申。

    16 《同蕭煉師宿太乙廟》 唐·李益

    微月空山曙,春祠謁少君。
    落花壇上拂,流水洞中聞。
    酒引芝童奠,香馀桂子焚。
    鶴飛將羽節,遙向赤城分。

    17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18 《憶余杭·長憶吳山》 宋·潘閬

    長憶吳山,山上森森吳相廟。
    廟前江水怒為濤。
    千古恨猶高。
    寒鴉日暮鳴還聚。
    時有陰云籠殿宇。
    別來有負謁靈祠。
    遙奠酒盈卮。

    懷舊

    19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0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 關于謁奠的詩詞 描寫謁奠的詩詞 帶有謁奠的詩詞 包含謁奠的古詩詞(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