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諫諭的詩詞(14首)

    1 《家釀新熟每嘗輒醉妻侄等勸令少飲因成長句以諭之》 唐·白居易

    君應怪我朝朝飲,不說向君君不知。
    身上幸無疼痛處,甕頭正是撇嘗時。
    劉妻勸諫夫休醉,王侄分疏叔不癡。
    六十三翁頭雪白,假如醒黠欲何為。

    夏天紀游抒懷愁苦

    2 《送湯武諭倅吳門》 宋·胡仲弓

    諸賢出處最關時,獨有先生早見機。
    漢櫃昔曾藏諫筆,吳江今可澣朝衣。
    剩留千古清名在,帶得一身公論歸。
    世事如碁吾懶著,敢將局面例言非。

    3 《桐花》 唐·元稹

    朧月上山館,紫桐垂好陰。
    可惜暗澹色,無人知此心。
    舜沒蒼梧野,鳳歸丹穴岑。
    遺落在人世,光華那復深。

    4 《夢游春七十韻》 唐·元稹

    昔歲夢游春,夢游何所遇。
    夢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
    清泠淺漫流,畫舫蘭篙渡。
    過盡萬株桃,盤旋竹林路。

    5 《采詩官-監前王亂亡之由也》 唐·白居易

    采詩官,采詩聽歌導人言。
    言者無罪聞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滅秦興至隋氏,十代采詩官不置。

    6 《平戎(時諫官諭北虜未回,天德軍帥請修城備之)》 唐·趙嘏

    邊聲一夜殷秋鼙,牙帳連烽擁萬蹄。
    武帝未能忘塞北,董生才足使膠西。
    冰橫曉渡胡兵合,雪滿窮沙漢騎迷。
    自古平戎有良策,將軍不用倚云梯。

    7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8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9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10 《奉答子華學士安撫江南見寄之作》 宋·歐陽修

    百姓病已久,一言難遽陳。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
    天下久無事,人情貴因循。
    優游以為高,寬縱以為仁。

    11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12 《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宋·王禹偁

    太歲在辛卯,九月萬木落。
    是時太陰虧,占云臣道剝。
    王生出紫微,譴逐走商洛。
    扶親又抱子,迤邐過京索。

    13 《奉和御製看毛詩詩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宋·夏竦

    溫柔之教,政治之源。
    瞽能誦兮可以諫,士不學兮無以言。
    蓋成衰之所系,故諷諭之攸存。
    惟圣心兮垂思,永大庇兮元元。

    14 《潘吳二察甚振風采劉仲山有詩因次其韻》 宋·姚勉

    國家元氣幾如發,章李以來幾臺察。
    翻盆窺甕若不聞,射影含沙但潛發。
    坦途自詫忘羊腸,堅冰恐已在履霜。
    熙豐舊人正伺隙,乃爾寂寂無精光。

    * 關于諫諭的詩詞 描寫諫諭的詩詞 帶有諫諭的詩詞 包含諫諭的古詩詞(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