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調和的詩詞(127首)

    101 《風入松 和張玉田閏元夕(趙本調誤作醉花陰》 元·袁易

    彩鰲仙樂響空明。
    前度鳳來迎。
    月圓月缺年年事,是今番、特地關心。
    五夜重判爛醉,三分尚有馀春。

    102 《水調歌頭 兀顏分憲至邑,奉和前題 河南通志》 元·白云山翁

    憶分司時節,秋雨正連天。
    官路滿篙流水,舟楫駛如川。
    陌上漫漫泥潦,徙遠馬*人倦,堪賦去來篇。
    雪冷梅花萼,春早綠楊顛。

    103 《水調歌頭 和張都運李氏柳塘賞荷韻》 元·王旭

    我愛此塘好,碧水映紅蕖。
    垂楊裊裊煙籠,綠發倩風梳。
    醫卻塵埃俗病,喚起滄浪幽興,懷抱一時舒。
    更把直鉤釣,得意不須魚。

    104 《水調歌頭 贈都科邵子和還嘉禾》 元·張雨

    別有梓人傳,精藝奪天工。
    便使玉人雕琢,妙手略相同。
    寶殿網珠窗戶,華蓋狻猊床座,金碧斗玲瓏。
    花萼間芝草,細縷一重重。

    105 《水調歌頭 贈和庵王察判》 元·李道純

    土釜要端正,定里問黃公。
    流戊就己,須待山下出泉蒙。
    采藥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過,貴在得其中。
    執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

    106 《水調歌頭 和盧仲敬太守》 未知·曹伯啟

    嘗為武林客,歡洽快平生。
    誰知分袂江滸,西往復東行。
    今日簿書旁午,明日山川迢遞,愁恨幾時清。
    回首舊游地,天遠暮云平。

    107 《水調歌頭 和韻送公》 元·李孝光

    酒酣肝膽露,把手共高歌。
    中年底用離別,作惡漸應多。
    春盡江頭苦雨,日暮風沙萬里,重俯大江沱。
    行李幾時發,別意滿琵琶。

    108 《和子瞻調水符》 宋·蘇轍

    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簡。
    君看山中人,老死竟誰謾。
    渴飲吾井泉,饑食甑中飯。
    何用費卒徒,取水負瓢罐。
    置符未免欺,反覆慮多變。
    授君無憂符,階下泉可咽。

    109 《送王德和赴調改秩》 宋·韓元吉

    樽酒盤蔬語夜闌,三年猶得幾追歡。
    海棠半折春方好,楊柳都青社正寒。
    籌畫定應瞻武帳,文華端合待金鑾。
    割雞底用磨天刃,遲日湖山滿意看。

    110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我愛二龔,絕勝二唐。
    克著清節,終始有光。
    夫豈不知,伊傅在商。
    相湯洎高,俱致明昌。

    111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又豈不知,道否晚周。
    天縱將圣,獨有孔丘。
    卒老于行,靡憚周流。
    胡為潔己,恥事王侯。

    112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曰豈不欲,效彼群龍。
    潤澤萬物,助成歲功。
    潛而不用,夫豈自封。
    懼將有悔,不顯其蹤。

    113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喬木千尋,竟困斧柯。
    屈原特立,終隕汨羅。
    水行地中,尚值坳窊。
    縱如賈誼,猶滯長沙。

    114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勿謂吾身,有才有德。
    可以安世,可以益國。
    不善用之,鮮不為忒。
    所以古人,戒之在得。

    115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我幸此生,不忘本始。
    身雖朝廷,心實田里。
    所以暮年,知足知止。
    以進為憂,以退為喜。

    116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汝能傳家,一第已及。
    使進而為,不患無立。
    奈何親老,奉親為急。
    莫待異時,徒然涕泣。

    117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我不望汝,勛業濟時。
    縱得入侍,朝夕論思。
    欲供子職,何如在茲。
    人能盡孝,忠豈遠而。

    118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既有余力,且親燈火。
    讀破萬卷,百倍于我。
    我恨書少,意不自可。
    汝能雪恥,天亦見假。

    119 《和陶命子韻示津調官》 宋·吳芾

    我本白丁,恩及童孩。
    雖由先德,亦自書來。
    汝誠博古,為世實才。
    時或未遇,又何慊哉。

    120 《張伯永和詩以仆送筍減于常年復用韻以調一笑》 宋·趙蕃

    竹薄方思漸補鋤,筍時可得盡驅除。
    此生已負管城債,計且不悛真個疏。

    * 關于調和的詩詞 描寫調和的詩詞 帶有調和的詩詞 包含調和的古詩詞(1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