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說身的詩詞(1167首)

    61 《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贈李右相林甫)》 唐·高適

    風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
    深沉謀九德,密勿契千齡。
    獨立調元氣,清心豁窅冥。
    本枝連帝系,長策冠生靈。

    62 《北征》 唐·杜甫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敘事長詩戰爭憂國憂民愛國

    63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 唐·杜甫

    丈人駿馬名胡騮,前年避胡過金牛。
    回鞭卻走見天子,朝飲漢水暮靈州。
    自矜胡騮奇絕代,乘出千人萬人愛。

    64 《憶昔二首》 唐·杜甫

    憶昔先皇巡朔方,千乘萬騎入咸陽。
    陰山驕子汗血馬,長驅東胡胡走藏。
    鄴城反覆不足怪,關中小兒壞紀綱。
    張后不樂上為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四方。

    組詩憶昔諷今

    65 《狄明府(博濟·一作寄狄明府)》 唐·杜甫

    梁公曾孫我姨弟,不見十年官濟濟。
    大賢之后竟陵遲,浩蕩古今同一體。
    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無命百寮底。

    66 《寄薛三郎中(據)》 唐·杜甫

    人生無賢愚,飄飖若埃塵。
    自非得神仙,誰免危其身。
    與子俱白頭,役役常苦辛。
    雖為尚書郎,不及村野人。

    67 《秦州雜詩二十首》 唐·杜甫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
    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
    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

    68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唐·杜甫

    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
    但使閭閻還揖讓,敢論松竹久荒蕪。
    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

    69 《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唐·杜甫

    祿山作逆降天誅,更有思明亦已無。
    洶洶人寰猶不定,時時斗戰欲何須。
    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雜種錯相干。
    周宣漢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70 《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唐·杜甫

    祿山作逆降天誅,更有思明亦已無。
    洶洶人寰猶不定,時時斗戰欲何須。
    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雜種錯相干。
    周宣漢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71 《送畢侍御謫居》 唐·錢起

    崇蘭香死玉簪折,志士吞聲甘徇節。
    忠藎不為明主知,悲來莫向時人說,滄浪之水見心清,楚客辭天淚滿纓。
    百鳥喧喧噪一鶚,上林高枝亦難托。

    72 《寄李白》 唐·任華

    古來文章有能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
    我聞當今有李白,大獵賦,鴻猷文;嗤長卿,笑子云。
    班張所作瑣細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
    登廬山,

    73 《宿天竺寺》 唐·嚴維

    方外主人名道林,怕將水月凈身心。
    居然對我說無我,寂歷山深將夜深。

    74 《塞上曲》 唐·耿湋

    慣習干戈事鞍馬,初從少小在邊城。
    身微久屬千夫長,家遠多親五郡兵。
    懶說疆場曾大獲,且悲年鬢老長征。
    塞鴻過盡殘陽里,樓上凄凄暮角聲。

    75 《酬梁二十》 唐·戎昱

    渚宮無限客,相見獨相親。
    長路皆同病,無言似一身。
    歲寒唯愛竹,憔悴不堪春。
    細與知音說,攻文恐誤人。

    76 《酬梁二十》 唐·戎昱

    渚宮無限客,相見獨相親。
    長路皆同病,無言似一身。
    歲寒唯愛竹,憔悴不堪春。
    細與知音說,攻文恐誤人。

    77 《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 唐·盧綸

    白須宗孫侍坐時,愿持壽酒前致詞。
    致詞何所擬?愿自邊城始。
    邊城貴者李將軍,戰鼓遙疑天上聞。
    屯田布錦周千里,牧馬攢花溢萬群。

    送別

    78 《題天華觀》 唐·盧綸

    峰嶂徘徊霞景新,一潭寒水絕纖鱗。
    朱字靈書千萬軸,蒼髯道士兩三人。
    芝童解說壺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眼見仙丹求不得,漢家簪紱在羸身。

    79 《登天壇夜見海》 唐·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壇月邊宿。
    仙人攜我搴玉英,壇上夜半東方明。
    仙鐘撞撞近海日,海中離離三山出。

    80 《送銅澤王歸城》 唐·李端

    昔聞公族出,其從亦高車。
    為善唯求樂,分貧必及疏。
    身承漢枝葉,手習魯詩書。
    尚說無功德,三年在石渠。

    重陽節懷人

    * 關于說身的詩詞 描寫說身的詩詞 帶有說身的詩詞 包含說身的古詩詞(11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