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說然的詩詞(1280首)

    401 《滿江紅》 宋·莫起炎

    法在先天,玄妙處、無言可說。
    其要在、守乎是正,靈臺瑩徹。
    太極神居黃谷內,先天炁在玄關穴。
    寂然不動感而通,憑剛烈。

    402 《齊天樂(蟬)》 宋·陳紀

    夕陽門巷荒城曲,清間早鳴秋樹。
    薄翦綃衣,涼生鬢影,獨飲天邊風露。
    朝朝暮暮。
    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

    403 《滿江紅》 宋·陳紀

    攬轡埋輪,算不負、蒼髯如戟。
    從爭看、橫秋一鶚,軒然健翼。
    只乎天行日月,寸懷與物同蘇息。
    到干今、天定瘴云開,伊誰力。

    404 《沁園春》 宋·陳彥章妻

    記得爺爺,說與奴奴,陳郎俊哉。
    笑世人無眼,老夫得法,官人易聘,國土難媒。
    印信乘龍,夤綠葉鳳,選似揚鞭選得來。
    果然是,西雍人物,京樣官坯。

    405 《摸魚兒(又)》 宋·吳編修

    予何人、此何時節,駕言我欲行志。
    青原煮豆然萁后,誰豢龍蛇赤子。
    心為碎。
    寬底是、翻疑又怕嚴底是。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議論歷史借古諷今

    406 《百字令(韓知事美任)》 宋·邵桂子

    三年幕畫,是小試相業,桐陰個譜。
    協贊擁容心似佛,春在螺山螺浦。
    白玉無瑕,黃扉倚重,一府中流柱。
    蕭然錦滿,扁舟明日歸去。

    407 《水調歌頭(賀趙可父·七月初六)》 宋·翠微翁

    蓂莢才開六,寶歷已當千。
    人間收盡繁溽,涼意入琴弦。
    盡道薦衡交剡,更值生申時節,喜色動閭閻。
    終夜望銀漢,文宿貫臺躔。

    408 《六州歌頭(送辛稼軒)》 宋·程必

    向來抵掌,未必總談空。
    難遍舉,質三事,試從公。
    記當年,賦得一丘一壑,天鳶闊,淵魚靜,莫擊磬,但酌酒,盡從容。
    一水西來他日,會從公、曳仗其中。

    詠物梅花

    409 《酹江月(丙子自壽)》 宋·程必

    平生有意,把六經膏澤,人人沾受。
    白被子明康節輩,浪說乘除先后。
    遇合一時,英雄千古,誰是高強手。
    蹉跎歲晚,臨風浩然搔首。

    感慨思念懷念恩師

    410 《寶鼎現(壽李端明)》 宋·程必

    綠楊欲舞,紅杏微笑,春工漸侈。
    試僂指、自從嘉定,數到寶慶□□里。
    無一歲、不書年大有,問元功誰燮理。
    □□□、于變雍熙,如此自當千歲。

    追憶思鄉傷懷感慨

    411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412 《放歌》 清·柳亞子

    天地太無情,日月何無光?
    浮云西北來,隨風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門去,淚下何淋浪!

    婉約春天寫景抒懷

    413 《念奴嬌·春雪詠蘭》 明·陳子龍

    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
    解佩凌波人不見,漫說芷珠宮闕。
    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
    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鴃。

    詠物抒情愛國

    414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清·納蘭性德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婉約悼亡愛情

    415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別杭州蓋十年矣》 清·龔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別杭州蓋十年矣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
    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
    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
    鄉親蘇小,定應笑我非計。

    豪放寫景抒懷

    416 《讀書要三到》 宋·朱熹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小學文言文寓言故事學習哲理

    417 《論語十則》 先秦·佚名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為政》)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初中文言文對話學習哲理

    418 《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生活理想

    419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420 《唐雎不辱使命》 先秦·劉向 撰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說 通:悅)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贊美寫人謀略

    * 關于說然的詩詞 描寫說然的詩詞 帶有說然的詩詞 包含說然的古詩詞(12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