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誡世的詩詞(33首)

    1 《魯靈光殿賦》 兩漢·王延壽

    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
    遭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
    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室者也。

    敘事建筑贊美

    2 《曾國藩誡子書》 清·曾國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
    今將永別,特將四條教汝兄弟。
    一曰慎獨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家訓

    3 《誡子書》 兩漢·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修身立志

    4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5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6 《誡子吟》 宋·邵雍

    有過不能改,知賢不肯親。
    雖生人世上,未得謂之人。

    7 《滿庭芳 詠和師叔辭世》 元·馬鈺

    和公師叔,猛悟良緣。
    棄官納印休權。
    遠俗終南山下,庵蓋茅椽。
    身披麻衣紙襖,樂清閑、笑傲林泉。

    8 《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別》 唐·李白

    學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
    軒蓋宛若夢,云松長相親。
    偶將二公合,復與三山鄰。
    喜結海上契,自為天外賓。

    9 《贈別王十七管記》 唐·高適

    故交吾未測,薄宦空年歲。
    晚節蹤曩賢,雄詞冠當世。
    堂中皆食客,門外多酒債。
    產業曾未言,衣裘與人敝。

    送別抒懷懷才不遇

    10 《謝自然詩》 唐·韓愈

    果州南充縣,寒女謝自然。
    童騃無所識,但聞有神仙。
    輕生學其術,乃在金泉山。
    繁華榮慕絕,父母慈愛捐。

    11 《譚子池》 唐·郭周藩

    澄水一百步,世名譚子池。
    余詰陵陽叟,此池當因誰。
    父老謂余說,本郡譚叔皮。
    開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

    12 《答鄭方回》 唐·皎然

    獨禪外念入,中夜不成定。
    顧我憔悴容,澤君陽春詠。
    詞貞思且逸,瓊彩何暉映。
    如聆云和音,況睹聲名盛。

    13 《晚冬廢溪東寺懷李司直縱》 唐·皎然

    廢溪無人跡,益見離思深。
    歸來始昨日,恍惚驚歲陰。
    清想屬遙夜,圓景當空林。
    宿昔月未改,何如故人心。

    14 《送張彝歸長沙》 唐·皎然

    早聞凌云彩,謂在鴛鷺儔。
    華發始相遇,滄江仍旅游。
    策名忘茍進,澹慮輕所求。
    常服遠游誡,緬懷經世謀。

    15 《歸田賦》 兩漢·張衡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
    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
    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

    辭賦精選典故田園生活抒情

    16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17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8 《送楊少尹序》 唐·韓愈

    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
    于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其賢。
    漢史既傳其事,而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國子司業楊君巨源,方以能詩訓后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相去,歸其鄉。

    古文觀止送別序文

    19 《魏公子列傳》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下軍,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贊頌寫人傳記

    20 《孟冬篇》 魏晉·曹植

    孟冬十月。
    陰氣厲清。
    武官誡田。
    講旅統兵。

    敘事長詩

    * 關于誡世的詩詞 描寫誡世的詩詞 帶有誡世的詩詞 包含誡世的古詩詞(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