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天子建明堂,此材獨中規。匠人執斤墨,采度將有期。
抒情寫茶
山中不棲鳥,夜半聲嚶嚶。似道思歸樂,行人掩泣聽。皆疑此山路,遷客多南征。憂憤氣不散,結化為精靈。
商山陽城驛,中有嘆者誰。云是元監察,江陵謫去時。忽見此驛名,良久涕欲垂。何故陽道州,名姓同于斯。
烏者種有二,名同性不同。觜小者慈孝,觜大者貪庸。觜大命又長,生來十馀冬。物老顏色變,頭毛白茸茸。
看花諷刺
吟君雉媒什,一哂復一嘆。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豈唯鳥有之,抑亦人復然。張陳刎頸交,竟以勢不完。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陽。森聳上參天,柯條百尺長。漠漠塵中槐,兩兩夾康莊。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尋常。
廢村多年樹,生在古社隈。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妖狐變美女,社樹成樓臺。黃昏行人過,見者心裴回。
有木名弱柳,結根近清池。風煙借顏色,雨露助華滋。峨峨白雪花,裊裊青絲枝。漸密陰自庇,轉高梢四垂。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喧閑跡相背,十里別經旬。忽因乘逸興,莫惜訪囂塵。窗前故栽竹,與君為主人。
小學古詩七夕節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寓心身體中,寓性方寸內。此身是外物,何足苦憂愛。況有假飾者,華簪及高蓋。此又疏于身,復在外物外。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昔我為近臣,君常稀到門。今我官職冷,君君來往頻。我受狷介性,立為頑拙身。平生雖寡合,合即無緇磷。
旦暮兩蔬食,日中一閑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心不擇時適,足不揀地安。窮通與遠近,一貫無兩端。
新年多暇日,晏起褰簾坐。睡足心更慵,日高頭未裹。徐傾下藥酒,稍爇煎茶火。誰伴寂寥身,無弦琴在左。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
百牢關外夜行客,三殿角頭宵直人。莫道近臣勝遠使,其如同是不閑身。
嫁得梁鴻六七年,耽書愛酒日高眠。雨荒春圃唯生草,雪壓朝廚未有煙。身病憂來緣女少,家貧忘卻為夫賢。誰知厚俸今無分,枉向秋風吹紙錢。
紅箋白紙兩三束,半是君詩半是書。經年不展緣身病,今日開看生蠹魚。
古文觀止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