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詩身的詩詞(3684首)

    761 《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鏡中我詩三首》 宋·劉克莊

    搔白發翁疑是假,對青銅鏡認為真。
    影形本合成同體,夢覺俄分作二人。
    歡至不期開口笑,愁來相對捧心顰。
    可憐怛化貪生者,芻狗元身學出神。

    762 《洪秘監徐常丞有詩賀余休致次韻四首》 宋·劉克莊

    還笏何須待拖紳,世間無價是元身。
    為梁父詠常存漢,累太玄經坐美新。
    朝露饒他夸奪子,曉星有幾典刑人。
    由來老干禁霜雪,不問東皇探借春。

    763 《洪秘監徐常丞有詩賀余休致次韻四首》 宋·劉克莊

    既衰戒得久書紳,所得毫毛所失身。
    疏傳畫圖傳不朽,胡公糞土謗如新。
    古詢黃發非無意,今擊蒼生尚有人。
    吾老而休君未可,時來遍與物為春。

    764 《題趙子固詩卷》 宋·劉克莊

    紫芝仲白俱仙去,晚秀惟君擅士林。
    字肖率更親手作,詩疑賈島后身吟。
    九成合奏音方備,三染為纁色始深。
    老去尤于朋友篤,未忘幾研琢磨心。

    765 《讀老杜詩集》 宋·王令

    氣吞風雅妙無倫,碌碌當年不見珍。
    自是古賢因發憤,非關詩道可窮人。
    鐫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後事,惟余孤冢來江濱。

    766 《廣王醇正叔二思詩》 宋·王令

    木落不去根,水流常背源。
    木落方病寒,尚覆本根溫。
    水流忘由來,散亂卑濕牽。
    讀子二思詩,起予二者言。

    767 《還東野詩》 宋·王令

    吾於古人少所同,惟識韓家十八翁。
    其辭浩大無崖岸,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
    此老頗自負,把人常常看。
    于時未嘗有夸詫,只說東野口不乾。

    768 《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十謝龍水車》 宋·王令

    神龍謝水車,吾語爾來前。
    爾雖用於人,我亦用於天。
    在物固不同,於用豈殊然。
    水下高田乾,爾能俯水取。
    假人不爾用,爾受田責否。
    吾身雖為龍,動亦天所主。
    天猶不有命,我安事為雨。

    769 《方時敏作寄茶詩允迪趙承之爭論鋒起有以詩棋》 宋·曾幾

    叢林一轉語,矛盾生諸方。
    不知維摩詰,眾論付括囊。
    君家富月團,入眼驚未嘗。
    勸君勿浪出,中有雙龍藏。

    770 《吳元中少宰復官守長沙以詩賀之》 宋·曾幾

    眼看亂后幾凋年,神護靈光獨巋然。
    鏡里未添新白發,囊中初得舊青氈。
    寄書地正當回雁,晤語身方走跕鳶。
    社稷于公端可卜,一篇江漢詠周宣。

    771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 宋·文同

    已是秋陰更夕曛,亂山高下起寒云。
    危樓愿見客何處,遠笛不知人厭聞。
    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葉紛紛。
    此愁萬斛誰量得,直為重拈庾信文。

    772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 宋·文同

    巖谷雨余生晚煙,高城危閣坐蕭然。
    側身仕路本誰使,回首家山空自憐。
    遠信斷來從過雁,苦吟多后敵鳴蟬。
    郡齋有客唯莊叟,常與高譚內外篇。

    773 《張中允先生換詩三首》 宋·文同

    文行俱高妙,聲名五十秋。
    君恩來草澤,子舍上瀛洲。
    有相身須盡,無誰淚不流。
    庭前云蓋石,長伴影堂愁。

    774 《和提刑度支王店雞詩》 宋·文同

    王店有郵吏,養雞殊可笑。
    昂然處高襟,不肯以時嘂。
    官有宿此者,西征待初曉。
    雞竟不一鳴,問吏吏已告。

    775 《聞葛工部寫華嚴經成隨喜賦詩》 宋·陳與義

    如來性海深復深,著書與世湔蓬心。
    畫沙累土皆佛事,況乃一字能千金。
    老郎居塵念不起,法中龍象人師子。
    前身智永心了然,結習未空猶寄此。

    776 《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綠陰生晝靜賦詩得靜字》 宋·陳與義

    清池不受暑,幽討起予病。
    長安車轍邊,有此荷萬柄。
    是身雖可懶,共寄無盡興。
    魚游水底涼,鳥宿林間靜。

    777 《承知府待制誕生之辰輒廣善懷菩薩故事成古詩》 宋·陳與義

    歲星欲吐芒不開,昴星避次光低回。
    麒麟鸑鷟紛夾侍,善懷菩薩當重來。
    仙公風流今幾歲,再托高門瑞當世。
    買香趁浴驚眾聾,要識此僧今我是。

    778 《謹次十七叔去鄭詩韻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詠》 宋·陳與義

    蚍蜉堪笑亦堪憐,撼樹無功更怫然。
    賦就柳州聊解祟,詩成彭澤要歸田。
    身謀共悔蛇安居,理遣須看佛舉拳。
    懷祖定知當晚合,次君未可怨稀遷。

    779 《徙舍蒙大成賜詩》 宋·陳與義

    南北東西共一塵,得坻隨處可收身。
    卜居賦就知謀拙,入宅詩成覺新詩。
    三徑蓬蒿猶恨淺,九流賓客未嫌貧。
    不須更待高軒過,袖有珠璣已照鄰。

    780 《翁高郵挽詩》 宋·陳與義

    萬里功名路,三生翰墨身。
    暮年銅虎重,浮世石羊新。
    天地慳豪杰,山川泣吏民。
    空傳四十誄,竟不識斯人。

    * 關于詩身的詩詞 描寫詩身的詩詞 帶有詩身的詩詞 包含詩身的古詩詞(36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