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詩社的詩詞(51首)

    21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 宋·趙必象

    霜凋雪剝余,萬卉生意動。
    梅花讓群芳,回施春風供。

    22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 宋·趙必象

    欲花未花時,此妙無人知。
    著花已多事,更為花吟詩。

    23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 宋·趙必象

    子猷癖愛竹,無夢到香影。
    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詩興。

    24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 宋·趙必象

    香魂逐逋去,翠羽招不還。
    醉倒趙師雄,一身花影寒。

    25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 宋·趙必象

    我愛梅花清,梅花憐我癯。
    寧為寒東野,毋為湘相如。

    26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 宋·趙必象

    對梅日一醉,無酒如梅何。
    塵世獨醒人,卑之毋甚高。

    27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 宋·趙必象

    水月一聯詩,桃杏不敢近,卷錦歸之梅,梅花無可遜。

    28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 宋·趙必象

    無贄謁梅花,一詩我破戒。
    春風如打勘,具有案卷在。

    29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 宋·趙必象

    梅花老山林,思與天下芳。
    瓊花差清白,薦之守維揚。

    30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 宋·趙必象

    懷哉丈人行,四海空交游。
    桃李不識面,一生慕荊州。

    31 《金陵社集詩》 明·陳邦瞻

    綠水紅蕖欲斷腸,可憐秋色似橫塘。
    晚風不見木蘭枻,明月無人花自香。

    32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陳仲溱

    仲溱字惟秦,侯官人。
    性拙直,寡言笑,與人交接,言辭少拂即掩耳而去。
    詩苦求工,不愜意不止。
    每出其詩示人,以手按紙,手顫口吟,人或誦其詩,口喃

    33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程漢

    獨上臺城望遠空,當年遺跡動悲風。
    懷春羅綺旗亭外,向夕牛羊輦路中。
    幾寺殘碑深野草,故宮眢井落梧桐。
    只今多少興亡感,湖水蒼茫背郭東。

    34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柳應芳

    臺城遺跡動凄其,總為前朝足亂離。
    舊路人非芳草在,故宮春盡落花知。
    江山白首猶余恨,鳥雀黃昏亦自悲。
    更是傷心張緒柳,年年空被野風吹。

    35 《金陵社集詩》 明·梅蕃祚

    山翠重重傍湖起,北柳南楊映湖水。
    水態秋來錦不如,宛轉荷花三十里。
    底用花開十丈長,繞堤無處不聞香。
    葉密花深難辨色,紅衣綠羽斗鴛鴦。

    36 《寄吳社二三詩僧》 明·王醇

    花壇仙梵畢,拂石坐秋吟。
    語到新方止,思于靜始沉。
    江煙寒入寺,野吹夕疏林。
    此際傷離急,云山落遠心。

    37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王嗣經

    嗣經字曰常,上饒人。
    故姓璩。
    身魁梧,多笑言,吟詩不輟。
    面圓而紫色,人戲呼為蟹臍,王笑而應之。

    38 《金陵社集詩 后湖看荷花共用水香二韻》 明·王野

    芬馥滿湖田,燁燁朝霞綺。
    朱顏笑倚風,分影與秋水。

    39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吳文潛

    文潛字元翰,莆田人。
    孤癖苦吟,詩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
    棄家學道,寄食武夷山中,數載后剃發為僧。
    謾將遺跡問齊梁,寂寂臺城露草荒。

    40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姚旅

    苑城遺跡盡煙霞,草色登臺起暮笳。
    地卷豹湖埋帝輦,山橫雉堞抱人家。
    風來百舌聽經鳥,露泣胭脂墜井花。
    估販還尋芳樂路,酒簾不動夕陽斜。

    * 關于詩社的詩詞 描寫詩社的詩詞 帶有詩社的詩詞 包含詩社的古詩詞(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