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回想斂馀眷,人天俱是愁。
開元天子萬事足,唯惜當時光景促。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仙心從此在瑤池,三清八景相追隨。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間空有秋風詞。
酌言修舊典,刈楚始登堂。百拜賓儀盡,三終樂奏長。想同鶯出谷,看似雁成行。禮罷知何適,隨云入帝鄉。
想爾到邊頭,蕭條正值秋。二年貧御史,八月古邠州。絲管聞雖樂,風沙見亦愁。望鄉心若苦,不用數登樓。
鐘鼓喧離室,車徒促夜裝。曉榆新變火,輕柳暗飛霜。轉鏡看華發,傳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惆悵殘花怨暮春,孤鸞舞鏡倍傷神。清詞好個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蘭蕙芬香見玉姿,路傍花笑景遲遲。苧蘿山下無窮意,并在三鄉惜別時。
女幾山前嵐氣低,佳人留恨此中題。不知云雨歸何處,空使王孫見即迷。
浣紗游女出關東,舊跡新詞一夢中。槐陌柳亭何限事,年年回首向春風。
來時歡笑去時哀,家國迢迢向越臺。待寫百年幽思盡,故宮流水莫相催。
紅粉蕭娘手自題,分明幽怨發云閨。不應更學文君去,泣向殘花歸剡溪。
無姓無名越水濱,芳詞空怨路傍人。莫教才子偏惆悵,宋玉東家是舊鄰。
會稽王謝兩風流,王子沉淪謝女愁。歸思若隨文字在,路傍空為感千秋。
洛川依舊好風光,蓮帳無因見女郎。云雨散來音信斷,此生遺恨寄三鄉。
南北千山與萬山,軒車誰不思鄉關。獨留芳翰悲前跡,陌上恐傷桃李顏。
昔逐良人西入關,良人身歿妾空還。謝娘衛女不相待,為雨為云歸此山。
慣向溪邊折柳楊,因循行客到州漳。無端觸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飲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