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識身的詩詞(1354首)

    601 《山水圖為兵部郎中王恕題》 明·柯潛

    玉堂清署春風前,焚香看畫皆神仙。
    畫中風物得真意,峰巒隱約披云煙。
    大山如龍欲飛去,小山盤盤如虎踞。
    奔流一道破山來,散作濤聲滿江樹。

    602 《病中贈醫僧悅可庭》 明·空室禪師

    我懷佛祖病,不獨病厥躬。
    三界病有盡,我病無終窮。
    可庭解醫病,聊與言病功。
    虛空病之體,病體離虛空。

    603 《月下彈琴記集句詩(二十首)》 明·李楨

    云想衣裳花想容,青春已過亂離中。
    功名富貴若長在,得喪悲歡盡是空。
    窗里日光飛野馬,巖前樹色隱房櫳。
    身無彩鳳雙飛翼,油璧香車不再逢。

    604 《五臺行(詠梁、唐、晉、漢、周)》 明·劉定之

    繁臺紇干山頭雀凍死,午溝蛇化為龍起。
    禪代不侍九錫來,二晉醉投雙陸子。
    出警入蹕東西京,猶上繁臺自閱兵。
    群姬麀聚那能辯,諸侯麕至誰能爭。

    605 《贈鄴下王大刀揮使維藩歌》 明·劉黃裳

    車騎關頭石片片,回風卷地擊人面。
    不平之色我自知,一生空讀英雄傳。
    馬撾睚眥壯氣銷,路逢男子囊大刀。
    倉卒之間動人目,已見殺氣千尺高。

    606 《寄王承甫代書》 明·劉黃裳

    但誦吳越吟,未識王郎面。
    吳江楓冷秋鴻飛,可憐詞客異鄉縣。
    會聞王郎能游五岳顛,又聞王郎手投白璧揮金錢。
    有酒但抱胡姬飲,赤身披發王公前。

    607 《寄傲園小景十幅仿盧鴻一草堂圖詩自題(十首》 明·劉玨

    籠鵝閣誰知軒后閣,宛在水之濆。
    牖外樹交合,階前萍即分。
    鳥窺書影靜,魚伺墨波勤。
    豈有山陰帖,人言此右軍。

    608 《贈故大同府節判魏張公祝入祠七十韻》 明·盧柟

    魏博富才藪,儲英斷幽顯。
    金璞無留精,虎豹澄視眄。
    文章兩漢際,墨跡蒼頡篆。
    多賢信足征,特秀殊異撰。

    609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610 《贈梁五兄》 明·陸之裘

    太常畫品稱絕俗,海外皆傳夏公竹。
    房櫳有女十五人,蘭佩云鬟總如玉。
    夫人賢德婦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
    尚寶當年閱諸女,獨指伯夏勞經營。

    611 《劉將軍歌送勛甫帥師援遼》 明·馬之駿

    己未東天五星斗,遼海波腥土花臭。
    時聞鄰火泣黃昏,坐見狼烽欺白晝。
    天子甘泉移日曛,金符十道飛紛紜。
    山西燕頷自有種,鄴下黃須故不群,南陽趣起劉將軍。

    612 《螺山隱士歌》 明·夢觀法師

    螺山有隱士,飄飄仙者徒。
    朝游螺之巔,暮息螺之隅。
    紅塵拂落身外事,白首讀盡人間書。
    不騎琴高鯉,不釣任公魚。

    613 《春燕》 明·潘之恒

    海燕留空壘,逢春幾度歸。
    引雛將唶唶,識主故依依。
    解語欺黃鳥,謀身尚黑衣。
    莫嫌泥滓污,曾向玉樓飛。

    614 《過海羅漢應供圖》 明·蒲庵禪師

    大士受齋龍伯宮,長驅蛟鱷爭先雄。
    舳艫蔽天不敢渡,冰夷伐鼓洪濤舂。
    騰身何來歷汗漫,無乃變幻多神通。
    兩僧后顧冰雪容,浮蕉近隨赤鯇公。

    615 《遁游方丈歌為劉嗣庭賦》 明·蒲庵禪師

    吾愛淮南王,種桂小山里。
    日與八公徒,虛游閑遁世。
    劉郎今是淮南孫,束書不謁諸侯門。
    東望蓬萊覓方丈,扶搖欲駕天池鹍。

    616 《望三負山有感》 明·申光漢

    孤舟一出廣陵津,十五年來未死身。
    我自有情如識面,青山寧憶舊游人。

    617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618 《耙鹽詞》 明·盛彧

    朝耙灘上泥,暮煮釜中雪。
    妾身煮鹽不辭苦,恐郎耙泥筋力竭。
    君不見東家阿嬌紅粉媚,不識耙鋤巧梳髻。
    昨日典金釵,愁殺官鹽價高貴。

    619 《過漢浦塘有感(二首)》 明·盛彧

    涼飆生綠浦,鳴櫓對青山。
    感舊人何在,傷秋客未還。
    身名難自保,世事故相關。
    誰識桃源路,攜家老此間。
    ¤

    620 《秋日望山中寄舊僧二首》 明·施漸

    秋原落日見青山,遙識僧居杳靄間。
    指點卻疑身已到,滿窗蘿葉上人閑。

    * 關于識身的詩詞 描寫識身的詩詞 帶有識身的詩詞 包含識身的古詩詞(13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