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慮的詩詞(154首)
81
《中年》 明·王佐
才過中年百慮輕,獨于尊酒未忘情。
窮將入骨詩還拙,事不縈心夢亦清。
萬卷豈圖金馬貴,一竿當與白鷗盟。
灞陵賣藥原無意,女子何從識姓名。
82
《偕友人過城南僧舍》 明·殷邁
江湖嬴得自由身,杖履閑過鹿苑頻。
白首更親童稚侶,青山偏戀薄能人。
花宮云氣香林滿,草徑藤蘿石澗新。
凡慮歇來真樂見,無人識得子淵貧。
84
《雨中過舒教授》 宋·蘇軾
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
窗扉靜無塵,幾硯寒生霧。
美人樂幽獨,有得緣無慕。
坐依蒲褐禪,起聽風甌語。
86
《和陶詠二疏》 宋·蘇軾
二疏事漢時,跡寓心已去。
許侯何足道,寧識此高趣。
可憐魏丞相,免冠謝陋舉。
中興多名臣,有道獨兩傅。
87
《寄題李季章侍郎石林堂》 宋·陸游
林慮靈壁名宇宙,震澤舂陵稍居後。
翟公黃鶴得數峰,對客掀髯詫奇秀。
我行新灘見益奇,千巖萬竇雷雨垂。
古來豈無好事者,根株盤踞不可移。
88
《陪季秋大宴》 宋·宋祁
秘殿霞暾幾刻移,天臨法座儼朝緌。
魚龍霧暗充庭后,羯鼓風乾解渴時。
山答歡聲來廣座,花留和氣入繁枝。
自憐待從非方朔,不識壺{左齒右慮}是隱詞。
90
《瑤臺第一層 詠茶》 宋·無名氏
一氣才交,雷震動一聲,吐黃芽。
玉人采得,收歸鼎內,制造無差。
鐵輪萬轉,羅撼漸急,千遍無查。
妙如法用,工夫了畢,隨處生涯。
92
《致仕後寄白蓮然公》 宋·晁說之
僧衣換卻朝衣盡,知悔知非恐不任。
磬韻應憐持課罷,香銷當識坐禪深。
芭蕉庭下三身正,蟋蟀床頭百慮侵。
憶我白蓮庵里士,幾年消息亦沈沈。
93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95
《原蝗》 宋·王令
蝗生於野誰所為,秋一母死遺百兒。
埋藏地下不腐爛,疑有鬼黨相收持。
寒禽冬饑啄地食,拾掇谷種無余遺。
吻惟掠卵不加破,意似留與人為饑。
96
《寄宇文公南》 宋·文同
彭澤長謠便歸去,君辭曲水亦其徒。
一官何藉五斗米,二子況皆千里駒。
懶對俗人常答颯,厭聞時事但慮胡。
從來綿竹多賢者,唯是楊雄識壯夫。
97
《杳杳堂》 宋·文同
杳杳堂何者,余常此養愚。
放身依曲幾,忘慮若枯株。
莊老題書冊,喬松列畫圖。
客來休見問,非爾識于于。
98
《心竟恁地歌》 宋·白玉蟾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
那堪見人說蓬萊,掩面卻笑渠風顛。
七返還丹多不實,往往將謂人虛傳。
世傳神仙能飛升,又道不死延萬年。
99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100
《病中獨坐》 宋·毛滂
千秋橋畔桑麻村,槐陰覆砌綠映門。
關門誰覓病居士,掩書不讀愔不言。
明窗養石作幽伴,蒼骨孤瘦棲秋痕。
瀟湘洞庭入眼界,念隨魚鳥蘆花根。
* 關于識慮的詩詞 描寫識慮的詩詞 帶有識慮的詩詞 包含識慮的古詩詞(1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