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論賢的詩詞(782首)

    581 《題陳朝干山亭二首·綠野》 宋·姜特立

    豐草茂林皆綠野,不論韋弁與貂蟬。
    但能真得個中趣,何必功名如昔賢。

    582 《太淑人葉氏挽詞》 宋·樓鑰

    為國生賢子,三遷備母慈。
    版輿崇色養,從櫜勉論思。
    戲舞老萊子,平反雋不疑。
    孝心天罔極,腸斷蓼莪詩。

    583 《贈成都魯講書》 宋·樓鑰

    君家江發源,我生瀛之壖。
    相望萬里外,中間幾山川。
    近聞今子敬,文價驚鸞鵷。
    何由夢見之,失喜瞻在前。

    584 《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 宋·樓鑰

    永和歲癸丑,群賢會蘭亭。
    流觴各賦詩,風流見丹青。
    右軍莫禊序,文采粲日星。
    選文乃見遺,至今恨昭明。

    585 《次韻東坡武昌西山詩》 宋·樓鑰

    黨論一興誰可回,賢路荊棘爭先栽。
    竄流多能擅筆墨,囚拘或可為鹽梅。
    雪堂先生萬人敵,議論磊落心崔嵬。
    向來羅織脫一死,至今詩話存烏臺。

    586 《代毛崇夫賀婦翁黃圮老生朝》 宋·樓鑰

    東都競風節,清裁稱巨賢。
    焱馳不自定,相與扶其顛。
    獨立黃徵君,道周性具全。
    辟舉既不就,言論亦無傳。

    587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588 《劉望之圖錄惠示文卷次韻為謝》 宋·樓鑰

    吾聞三峽江,湍流下無底。
    吾聞岷峨山,聳秀且千里。
    坤維氣淑靈,所產多名士。
    高文既鏗然,特立亦卓爾。

    589 《送孫子祥赴新昌主簿》 宋·樓鑰

    高士不為簿,子嚴論獨殊。
    不遭何不可,而況主簿乎。
    夫君豈其裔,南明筮仕初。
    要知官無卑,祿可代耕鋤。

    590 《同年鄭貴溫寺丞直華文閣致仕次韻為賀》 宋·樓鑰

    先生久矣愛吾廬,絕勝揚雄宅一區。
    賸有珠宮來海石,不妨茅屋繞畦蔬。
    來書已許尋前諾,同社方將約并驅。
    更欲相邀預真率,車公豈可坐間無。

    591 《謝景英送鄭景元篇末見屬次韻》 宋·樓鑰

    張羅清似翟公門,門外都無野雀喧。
    可但風流追鮑謝,直教高論到羲軒。
    絕憐父子為知己,時把文章得細論。
    個里是非何足較,乍賢乍佞一王尊。

    592 《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宋·樓鑰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593 《送鄭楚客司法之岳陽》 宋·樓鑰

    先生作賦真八吟,高處獨步無古今。
    少從三山來四明,一郡士子多青衿。
    我嘗學事六七載,膏馥沾丐資之深。
    竊名文場掌帝制,至今不敢忘指南。

    594 《梁審計挽詞》 宋·樓鑰

    壯歲嶄頭角,夷涂試著鞭。
    群公爭倒屣,諸老亦忘年。
    論議傾朝譽,功名短世緣。
    神傷賢伯仲,同雨夜無眠。

    595 《送從弟叔韶尉東陽》 宋·樓鑰

    阿連少也爽,孤立生氣燄。
    壯年淬詞鋒,傾心事鉛槧。
    膠庠困虀鹽,世科終穩占。
    再興連桂堂,爾祖真不忝。

    596 《和湯無邪》 宋·廖行之

    東風習習初春天,流澌凍解興魚潛。
    池波生綠紋漪漣,和氣已覺彌天淵。
    人間佳處不獨此,我有嘉客稱世賢。
    懷歸不肯依劉表,滿懷貯月清光皎。

    597 《挽諳宣教秉二首》 宋·廖行之

    銘旌搖曳淚沾巾,為惜賢才生死分。
    樂道喜陪今漫道,高文誰與共論文。
    西湘岸腳送霜雨,明月嶺頭留暮云。
    有子登科真不朽,它年勛鼎慰嚴君。

    598 《和劉寺簿韻就述丐祠意》 宋·廖行之

    衡湘風物佳,微產亦豐美。
    清腴足秔稻,雋永到梨柿。
    一飽自有余,此樂渠有涘。
    況逢使君賢,公余多燕喜。

    599 《送伯華醉歸不寐又用韻雜言二首》 宋·廖行之

    休論決處甚防川,剛道呼來不上船。
    正使涓流鳴虢虢,終然修竹凈娟娟。
    浮沈與世魚潛躍,清濁從渠酒圣賢。
    富貴功名皆自有,可憐邀月問青天。

    600 《送湯倅二首》 宋·虞儔

    青衫試吏古桐川,識面池陽別駕賢。
    但喜論交時一笑,不知為客度三年。
    新來懷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著鞭。
    未必九華清絕地,更能留滯玉堂仙。

    * 關于論賢的詩詞 描寫論賢的詩詞 帶有論賢的詩詞 包含論賢的古詩詞(7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