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歲貪求未見書,歸常充棟出連車。晚窺闕里親傳妙,數簡方知已有余。
農田萬頃載車千,五者相因敬在先。更把敬來充拓去,四方百里已堯天。
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猶未是全功。圣賢成法事物理,都在詩書六藝中。
墨氏似仁楊似義,佛如美色與淫聲。刀圭烏喙甜如蜜,何況專攻欲盡精。
大學真儒恥小成,一源體用要流行。當知萬物備於我,真自修身至治平。
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無如事死難。喪祭兩端無愧悔,民風行作舜時看。
學專復性習為功,千五百年初發蒙。悅樂已深加不慍,此身與道始流通。
出話誰能敢不仁,未行未足信於人。欲求內外皆無間,兌口終須后艮身。
專心於內最為難,又主其三得大端。曾識中庸并孟子,正如江水發岷山。
正色忠言始是人,一毫巧令獸為鄰。本心面目無難見,識比非仁即是仁。
東魯氣勢已崔嵬,彼婦無端汶上來。天地未開堯舜運,子西晏子亦桓{鬼隹}。
秉彝好德性彌天,一見圣人皆勃然。可惜欲心膠一世,無能期月況三年。
善言善行顏閔冉,子貢依然與有之。可是晚年深性道,三年喪畢轉依依。
莫貪學圣在聞言,但看威儀已燦然。無隱無言二章旨,此章蓋已具其全。
盡心盡性自儀刑,得有相知道可行。萬世無窮干祿法,深勞子貢不推明。
仁民愛物本親親,有子當年見亦真。第一注中明體用,洗空千載說經人。
算來此亦是尋常,不比其他味較長。孔子弦歌顏子樂,大家相見沒商量。
仁智從來不可分,動中機向靜中存。自然形體難增損,不要猶添斧鑿痕。
未識機鋒莫浪猜,行藏吾只許顏回。茍能用我吾何慊,不惜因渠也一來。
子思曾發用中機,此道須臾不可離。率性自然難損益,要之何慮亦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