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陶元亮,早棄彭澤令。寧甘柴桑餓,不受宋人聘。晚詩題甲子,繞著義熙正。得書晉徵士,千載論始定。
明朝上巴江,日日峽中行。天險三峽路,峽險灘頭程。就中十二灘,新灘尤右驚。父老記往時,此地江流平。
秦帝始求仙,驪山何遽卜。中年既無效,茲地所宜復。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黔首無寄命,赭衣相追逐。
憶作兒童隨伯氏,南來今只一身存。目前百口還相逐,舊事無人可共論。
幾年封植愛芳叢,韻艷朱顏竟不同。從此休論上春事,看成古木對衰翁。
歿世議方存,升平道幾論。詩情光日月,筆力動乾坤。亂首光雄算,朝綱在典墳。明時封禪績,山下見丘門。
長江寫景抒情憂國憂民
行虧何必富,節在不妨貧。易得笑言友,難逢終始人。松篁貞管鮑,桃李艷張陳。少見歲寒后,免為霜雪塵。
莫問重陽,黃花滿地須游宴。休論夷甸。且作江山觀。百歲光陰,屈指今過半。霜天晚。眼昏花亂。不見書空雁。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婉約惜春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