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論余的詩詞(868首)
21
《管仲論》 宋·蘇洵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夷狄,終其身齊國富強,諸侯不敢叛。
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威公薨于亂,五公子爭立,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寧歲。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齊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鮑叔。
22
《留侯論》 宋·蘇軾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23
《賈誼論》 宋·蘇軾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
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26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31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金朝·蔡松年
余言,懷衛間風氣清淑,物產奇麗,相約他年為終焉之計。
爾后事與愿違,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詩曰,夢想淇園上,春林布谷聲。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園作醉鄉,蓋志此也。
34
《賀新郎 余家古瓶臘梅忽開,清香可愛,質之》 元·張之翰
且云,素難題詠,山谷簡齊但作小詩而已,在簡齊余作且勿論,偶不及東坡長句,何耶。
因以樂府賀新郎見意不受鉛朱污。
問嬌黃、當初著甚,染成如許。
便做采從真蠟國,特地朝勻暮注。
* 關于論余的詩詞 描寫論余的詩詞 帶有論余的詩詞 包含論余的古詩詞(8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