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認火的詩詞(126首)

    1 《送人南游》 唐·賈島

    此別天涯遠,孤舟泛海中。
    夜行常認火,帆去每因風。
    蠻國人多富,炎方語不同。
    雁飛難度嶺,書信若為通。

    詠史懷古寫景抒情

    2 《自零口夜至渭南縣作》 宋·強至

    月黑征途暗,羸駒傍險行。
    村遙微認火,縣近忽聞更。
    落寞殊鄉意,喧啾小市聲。
    故園流水在,想像見冰清。

    3 《西江月(答王和父送□錯認水酒)》 宋·夏元鼎

    甘露醴泉天降,瓊漿玉液仙方。
    一壺馥郁噴天香。
    麹蘗人間怎釀。
    要使周天火候,不應錯認風光。
    浮沈清濁自斟量。
    日醉蓬萊方丈。

    4 《炬火發誓節渡勇家店二首》 宋·楊萬里

    飄燼飛空落曉星,隨風入草化秋螢。
    莎蟲誤認天明子,卻變寒聲作暖聲。

    5 《滿庭芳·石火光陰》 宋·無名氏

    石火光陰,人身不久,算來生死難防。
    忽生或滅,恰似電爭光。
    識破形骸假合,尋得個、出世仙方。
    思量后,回心向道,要認個法中王。

    6 《西江月·水火運來周歲》 宋·無名氏

    水火運來周歲,四六勿錯如初。
    水多火少失功夫。
    勝地方始安爐。
    直須認鼎與藥,卻如雞子無殊。
    內黃處白結凝酥。
    一顆圓明汞珠。

    7 《掛金索·認真趣》 宋·無名氏

    認真趣。
    木金間隔通玄路。
    驅四象、五行圓聚。
    *結神凝,陰陽自返復。
    遍體薰蒸,周天火足。

    8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九漁舟火》 宋·梅堯臣

    蘆洲一點明,知有漁人泊。
    江溟杳不分,誰方在高閣。
    是時孤雁去,應認光中落。

    9 《浪淘沙 火里生蓮》 元·王哲

    陽氣透蒼天。
    照照綿綿。
    地戶猛焰亦如然。
    發出水中真覺性,一朵紅蓮。
    早早認清泉。
    結取因緣。
    烏龜口內吐靈煙。
    助正丹田香馥郁,葉葉新

    10 《采桑子 誓死赤腳,夏不飲水,冬不向火》 元·馬鈺

    我今誓死環墻內,夏絕涼泉。
    冬鄙紅煙。
    認正丹爐水火緣。
    師恩欲報勤修養,煉汞烹鉛。
    行滿功圓。
    做個蓬瀛赤腳仙。

    * 關于認火的詩詞 描寫認火的詩詞 帶有認火的詩詞 包含認火的古詩詞(1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