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鹽州,城鹽州,城在五原原上頭。蕃東節度缽闡布,忽見新城當要路。金鳥飛傳贊普聞,建牙傳箭集群臣。
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風飄飄兮雨蕭蕭,三株兩株汴河口。老枝病葉愁殺人,曾經大業年中春。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世路重祿位,棲棲者孔宣。人情愛年壽,夭死者顏淵。二人如何人,不奈命與天。我今信多幸,撫己愧前賢。
旦暮兩蔬食,日中一閑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心不擇時適,足不揀地安。窮通與遠近,一貫無兩端。
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懷古
處世非不遇,榮身頗有馀。勛為上柱國,爵乃朝大夫。自問有何才,兩入承明廬。又問有何政,再駕朱輪車。
永壽寺中語,新昌坊北分。歸來數行淚,悲事不悲君。悠悠藍田路,自去無消息。計君食宿程,已過商山北。
古文觀止山水游記詠物寓人抒憤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長慶二年秋,我年五十一。中間十四年,六年居譴黜。窮通與榮悴,委運隨外物。
黃昏慘慘天微雪,修行坊西鼓聲絕。張生馬瘦衣且單,夜扣柴門與我別。愧君冒寒來別我,為君酤酒張燈火。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
元圣生乘運,忠賢出應期。還將稽古力,助立太平基。土控吳兼越,州連歙與池。山河地襟帶,軍鎮國藩維。
昔君夢游春,夢游仙山曲。怳若有所遇,似愜平生欲。因尋菖蒲水,漸入桃花谷。到一紅樓家,愛之看不足。
昔作咸秦客,常思江海行。今來仍盡室,此去又專城。典午猶為幸,分憂固是榮。簈星州乘送,艛艓驛船迎。
夜色尚蒼蒼,槐陰夾路長。聽鐘出長樂,傳鼓到新昌。宿雨沙堤潤,秋風樺燭香。馬驕欺地軟,人健得天涼。
休吟稽山曉,聽詠秦城旦。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南山青沈沈,東方白漫漫。
濟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聽人言,今秋入吾手。孔山刀劍立,沁水龍蛇走。危磴上懸泉,澄灣轉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