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覺身輕的詩詞(269首)

    81 《茶歌》 宋·白玉蟾

    柳眼偷看梅花飛,百花頭上東風吹。
    壑源春到不知時,霹靂一聲驚曉枝。
    枝頭未敢展鎗旗,吐玉綴金先獻奇。
    雀舌含春不解語,只有曉露晨煙知。

    82 《聞蟬》 明·楊基

    眉庵四十未聞道,偶于世事無所好。
    尋常惟看東家竹,屈指十年今不到。
    微軀之外無長物,寒暑一裘兼一帽。
    妻孥屢嘆升斗絕,不獨無煙亦無灶。

    83 《晚春(三首)》 明·楊基

    旌旗獵獵繞高城,曲水飄香出繡楹。
    雨頡風頏枝外蝶,花遮柳映樹頭鶯。
    乍籠紗幘羞容老,試著羅衣覺體輕。
    猶憶醉歸湖上路,滿身飛絮馬縱橫。
    ¤

    84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涂中得十》 宋·吳芾

    今日方行第一程,看來已覺此身輕。
    若還歸到湖山里,何啻乘云上玉清。

    85 《湖山遣興》 宋·吳芾

    我在小西湖,浩渺仍清曠。
    大旱未嘗枯,久雨亦不漲。
    灌溉數千頃,無欠亦無長。
    中有十里荷,花開密相傍。

    86 《建他解歸詩復徐意一二首》 宋·李昴英

    吏擎雙印出,便覺此身輕。
    物我忘恩怨,漁樵寄姓名。
    笛聲黃犢背,詩興白鷗盟。
    故舊休相訝,無書到帝城。

    87 《仙鄉子》 元·侯善淵

    獨坐看黃庭。
    始覺身心內外明。
    瑩靜不交塵事惱,心澄。
    固養靈源徹底清。
    輕泛雪花烹。
    寰宇空浮瑞*生。
    云綻霜天明月照,相迎。
    一顆靈砂

    88 《小疾書興》 宋·張镃

    卷懷無與適,著冠試徐行。
    廊西小堂幽,叢篁雜荷聲。
    吹衣怯風猛,簾垂一床橫。
    坐余忽屢嘆,安閒吾半生,

    89 《清明》 宋·晁公溯

    便覺近長夏,溫風蠶欲成。
    冠欹知發少,衣薄喜身輕。
    初荻青穿水,繁陰綠滿城。
    朝來試新火,茶鼎聽松聲。

    90 《夜坐即事呈修竹監簿》 宋·黃庚

    一室冷於冰,秋高夜氣清。
    月窗攙燈影,風葉亂琴聲。
    寡慾知身健,安貧覺累輕。
    吟邊閑倚竹,誰識此時情。

    91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宋·釋紹嵩

    定回猶覺幻身輕,更著梅花巧盡情。
    月上欄干照孤影,一枝斜映小窗明。

    92 《次韻徐覺風鈴》 宋·于石

    鏘然非金亦非玉,壹片宮商紛其觸。
    歘如環轡玲瓏搖佩旌,鏗如鳴球拍琴九奏簫韶聲。
    凄如孤鴻叫群嘹唳穿云去,清如幽泉滴瀝飄落斷崖處。
    余音欲斷還復鳴,咄咄胡床靜中據。

    93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94 《西平樂·稚柳蘇晴》 宋·周邦彥

    元豐初,予以布衣西上,過天長道中。
    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賊復游故地。
    感嘆歲月,偶成此詞。
    稚柳蘇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覺春賒。

    柳樹留戀感懷時光

    95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96 《戲為六絕句》 唐·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議論藝術文學組詩

    97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98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99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100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宋·吳文英

    羞紅顰淺恨,晚風未落,片繡點重茵。
    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寶勒倚殘云。
    千絲怨碧,漸路入、仙塢迷津。
    腸漫回,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

    清明節寫景追憶

    * 關于覺身輕的詩詞 描寫覺身輕的詩詞 帶有覺身輕的詩詞 包含覺身輕的古詩詞(2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