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觀性的詩詞(415首)
201
《再和》 宋·郭印
四面林巒匝,風喧未覺溫。
曉晴云度嶺,夜靜月侵門。
地秀古今樹,人嬉遠近村。
細觀群動性,各各自歸根。
203
《石牛行》 宋·李思衍
寒牛觳觫秋江煙,五丁擔落石一拳。
驚濤拍岸撼不動,夕陽老背從鴉眠。
天荒地老煮白石,頑懶不過蒼苔田。
騰騰臥地帶佛性,尚肯遠護風濤船。
204
《湖山樓》 宋·梁竑
千峰背負烏聊山,一區面蟄龍停淵。
壺中日月自天地,淮南雞犬皆神仙。
當湖次第列小隱,花塢直與山房連。
海棠成徑當步障,藕花滿洲宜泛船。
205
《止水亭》 宋·梁介
驚濤渺半空,怒勢突千里。
此豈水性哉,物有激之耳。
方塘尋丈間,一泓清且泚。
鏡面燭須眉,水壑絕塵滓。
道人修凈觀,此心如此水。
不從苦海中,更放波瀾起。
208
《和陳襄巖老堂》 宋·徐融
大老富詩書,不煩耕與漁。
巖同傅說筑,人學仲尼居。
靜性觀三極,窮神味六虛。
欲知休復意,仁義是蘧廬。
209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211
《靜趣軒》 明·道原法師
躁靜失本性,滯寂圣所訶。
不有止觀幻,欲靜動愈多。
道人非避世,偶此住山阿。
幽侶不到門,況聞車馬過。
閑云謝冗跡,止水無驚波。
山光明戶庭,定起聊婆娑。
擾擾奔競者,聞風意如何。
212
《呂梁硔》 明·胡翰
河水趨山東,四曠無險塞。
呂梁扼其沖,凜若萬強敵。
水勢與石斗,終古怒未息。
舟行齦腭間,眾挽不余力。
214
《七佛庵三十韻》 明·舒頔
春色如多情,陰云貸游矚。
登臨不憚勞,?孛踤轉山谷。
石磴危欲欹,梯身進恐覆。
松風響簫笙,花露滴巾幅。
216
《過曲江》 明·王直
稍稍滄江曲,亭亭日向低。
舟人方利涉,客子未安棲。
度鳥沖山帶,飛鳧踏水梯。
引杯觀物性,不惜醉如泥。
218
《挽昭齊表妹三首》 明·周蘭秀
三生石上指空彈,讀罷《楞嚴》靜里觀。
塵土何堪埋玉樹,梨花小閣又春寒。
性帶煙霞秀可餐,蕉窗煮夢靜無喧。
只今韻魄翛然去,何必雙飛文采鴛。
¤
219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 關于觀性的詩詞 描寫觀性的詩詞 帶有觀性的詩詞 包含觀性的古詩詞(4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