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衣者的詩詞(1338首)

    741 《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 宋·蘇軾

    白發相望兩故人,眼看時事幾番新。
    曲無和者應思郢,論少卑之且借秦。
    歲惡詩人無好語,(公擇來詩,皆道吳中饑苦之事。
    )夜長鰥守向誰親。

    742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743 《送運判朱朝奉入蜀七首》 宋·蘇軾

    藹藹青城云,娟娟峨眉月。
    隨我西北來,照我光不滅。
    我在塵土中,白云呼我歸。
    我游江湖上,明月濕我衣。

    744 《答周循州》 宋·蘇軾

    蔬飯藜床破衲衣,掃除習氣不吟詩。
    前生似是盧行者,后學過呼韓退之。
    未敢叩門求夜話,時叨送米續晨炊。
    知君清俸難多輟,且覓黃精與療饑。

    745 《次韻王忠玉游虎丘絕句三首》 宋·蘇軾

    當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娛賓得二丘。
    (郡人有閭丘公。
    太守王規父嘗云:不謁虎丘,即謁閭丘。
    規父,忠玉伯父也。

    746 《端午游真如遲適遠従子由在酒局》 宋·蘇軾

    一與子由別,卻數七端午。
    身隨彩絲系,心與昌歜苦。
    今年匹馬來,佳節日夜數。
    兒童喜我至,典衣具雞黍。

    747 《次韻答章傳道見贈》 宋·蘇軾

    并生天地宇,同閱古今宙。
    視下則有高,無前孰為后。
    達人千鈞弩,一弛難再彀。
    下士沐猴冠,已系猶跳驟。

    748 《李憲仲哀詞》 宋·蘇軾

    大夢行當覺,百年特未滿。
    遑哀已逝人,長眠寄孤館。
    念我同年生,意長日月短。
    鹽車困騏驥,烈火廢圭瓚。

    749 《送運判朱朝奉入蜀》 宋·蘇軾

    靄靄青城云,娟娟峨嵋月。
    隨我西北來,照我光不滅。
    我在塵土中,白云呼我歸。
    我游江湖上,明月濕我衣。

    750 《山坡陀行》 宋·蘇軾

    山坡陀兮下屬江,勢崖絕兮游波所蕩如頹墻。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驚葛之。
    上不見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書隨。
    藐余望兮水中汦,頎然而長者黃冠而羽衣。

    751 《游凈居寺(并敘)》 宋·蘇軾

    凈居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
    寺僧居仁為余言:齊天保中,僧思惠過此,見父老問其姓,曰蘇氏,又得二山名。
    乃嘆曰:吾師告我,遇三蘇則住。
    遂留結庵。

    752 《李憲仲哀詞(并敘)》 宋·蘇軾

    同年友李君諱惇,字憲仲。
    賢而有文,不幸早世,軾不及與之游也,而識其子廌有年矣。
    廌自陽翟見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邊、母馬、前母張與君之喪,皆未葬,貧不敢以饑寒為戚,顧四喪未舉,死不瞑目矣。
    適會故人梁先吉老聞余當歸耕陽羨,以絹十匹、絲百兩為贐,辭之不可。

    753 《聚星堂雪(并敘)》 宋·蘇軾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禱雨張龍公,得小雪,與客會飲聚星堂。
    忽憶歐陽文忠作守時,雪中約客賦詩,禁體物語,于艱難中特出奇麗,爾來四十余年莫有繼者。
    仆以老門生繼公后,雖不足追配先生,而賓客之美殆不減當時,公之二子又適在郡,故輒舉前令,各賦一篇,以為汝南故事云。
    窗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行初雪。

    754 《食荔支二首(并引)》 宋·蘇軾

    惠州太守東堂,祠故相陳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謂將軍枝。
    今風大熟,賞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縱猿取之。
    丞相祠堂下,將軍大樹旁。
    炎云駢火實,瑞露酌天漿。

    755 《北征》 唐·杜甫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

    戰爭憂國憂民

    756 《可嘆》 唐·杜甫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

    757 《秋娘詩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為李锜妾。
    后锜叛滅,籍之入宮,有寵于景陵。

    758 《賈生》 宋·王安石

    漢有洛陽子,少年明是非。
    所論多感概,自信肯依違。
    死者若可作,今人誰與歸。
    應須蹈東海,不但涕沾衣。

    759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宋·王安石

    誰謂九華遠,吾身未嘗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憶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潔寫一鏡,回環兩堤奩。

    760 《思王逢原》 宋·王安石

    自吾失逢原,觸事輒愁思。
    豈獨為故人,撫心良自悲。
    我善孰相我,孰知我瑕疵。
    我思誰能謀,我語聽者誰。

    * 關于衣者的詩詞 描寫衣者的詩詞 帶有衣者的詩詞 包含衣者的古詩詞(13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