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來萬里,草木日夜凋。屬茲憀栗時,執別在今朝。亂離多苦辛,況乃道路窮。若人抱奇節,勁氣千云霄。
高峰猶返照,絕壑已先晦。蒼波去不窮,青崖儼相對。山回路欲斷,溪豁雙流匯。閣道自委蛇,林影常澹{左氵右頹}。
上巳所余春有幾,不堪風雨付春愁。君能載酒知誰侶,我欲看花不自由。倚岸小舟謀未定,隔林斜日故相投。莓苔踏遍篝燈去,收拾殘紅插滿頭。
三峽無歸夢,間云澹石床。半生修白社,孤影寄朱方。覺路心如月,高年頂不霜。翻鄰來往者,終日為誰忙。
武夷山中有伏龍,鬣卷云雨深重重,化為白須一老翁。疾雷破山六丁取,置衛銅環森守虎,云是健將雨下土。
空囊帶雨肩山重,滑屨登高上壁難。遵陸乘桴俱有恨,都緣何事不求安。
覆野春陰不肯晴,舟中無酒亦無餳。故教客子知寒食,時有梨花一樹明。
立岸兒童看客過,人煙近處放牛多。萬株漫自栽桑柘,一縷何曾織綺羅。
乘時盜賊起風塵,戰血苔痕幾度春。古廟僅能存大樹,荒山猶自少行人。
水楊梢上欲綿飛,猶覺春寒未解圍。為怕江風吹客夢,船篷缺處塞蓑衣。
晚風微勁喜新晴,夜半船窗漏月明。臥看孤篷搖水影,悠然枕上一詩成。
夜寒如覺有猿吟,積翠重蒼萬壑深。下水輕舟弦脫箭,盤山細路線穿針。
刺桐花發草如藍,欲卸綿袍剪紵衫。一夜春霜忽如雪,江南天氣不家蠶。
野桃籬落鵲雙鳴,春曉微寒放嫩嫩晴。汛掃松楸家已近,猶余七日是清明。
花間預想到家時,筍蕨堆盤薦酒卮。點檢兒童參小學,招呼朋友說新詩。
青溪元是歙東鄉,吾祖于時肯寶黃。避地江南結廬處,同時鄰舍有嚴光。
蕨拳欲動茗抽芽,節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緩行三百里,夾溪隨處有桃花。
歙州民與睦州民,比似吳兒大較貧。為問山中有何好,山中剩有讀書人。
初辭丘隴重哀榮,旆卷春風第一程。帝委才猷專外閫,人推勇略過長城。孤忠炯炯能移孝,溫詔諄諄遽奪情。三峽壺漿應滿道,江山草木舊知名。
白帝層城統十連,肘聯荊屬阻山川。翠華久睠舟車會,紫詔先收柱石賢。雪凈已通梁閣道,浪平空艤漢樓船。不妨腰絰登廊廟,典故先朝尚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