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行作的詩詞(264首)

    1 《仲天貺王元直自眉山來見余錢塘留半歲既行作》 宋·蘇軾

    仲君豈弟多學,王子清修寡言。
    病后空驚鶴瘦,時來或作鵬騫。
    海角煩君遠訪,江源與我同來。
    剩作數詩相送,莫教萬里空回。

    2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宋·釋正覺

    嚶嚶鳥鳴如客情,行行柳眼向人青。
    投心舊友春成物,汲水前溪月下瓶。

    3 《來從竇車騎行(自朔方行作)》 唐·李益

    束發逢世屯,懷恩抱明義。
    讀書良有感,學劍慚非智。
    遂別魯諸生,來從竇車騎。
    追兵赴邊急,絡馬黃金轡。

    4 《春懷有寄代同行作》 宋·賀鑄

    未應一笑為千金,且解樽前綠綺琴。
    歸雁不將書北去,行云長伴日西沉。
    楚蘭徑遠飛黃蝶,湘水簾空對綠陰。
    無復賞心酬節物,斷腸翻詠白頭吟。

    5 《自蒲赴湖早行作》 宋·晁補之

    小隱幽情薄宦身,五更騎馬壽安塵。
    春如流水行隨客,曉與青山氣逼人。
    報國丹心千載事,對花霜鬢一番新。
    秦吳絕域從來恨,我已能知莫問津。

    6 《塞上行作》 唐·劉得仁

    鄉井從離別,窮邊觸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舉之衡翅,河穿入虜流。
    將軍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7 《北行作》 宋·杜氏

    江淮幼女別鄉閭,好似明妃遠嫁無。
    默默一心歸故國,區區千里逐狂夫。
    慵拈簫管吹羌曲,懶擊羅裙舞鷓鴣。
    多少眼前悲泣事,不如花柳舊江都。

    8 《野人居為吳中行作》 明·南洲法師

    桑抽稚綠麥生歧,男女新年解谷絲。
    老至已憐同甲少,業成未覺見丁遲。
    槿籬日薄雞豚散,花鄔春深燕雀知。
    卻怪閑情消不盡,據床長詠《竹枝詞》。

    9 《潤州舟行作》 明·湯珍

    河州春茁紫蘆芽,綠水清暉弄客槎。
    十日南風吹未息,殘梅猶發短墻花。

    10 《提舉劉學士以某論守江之策未行作詩見遺謹次》 宋·蘇泂

    福胎當日起燕然,始信興亡不屬天。
    謀國自知無秘計,何時歸把牧羊鞭。

    11 《提舉劉學士以某論守江之策未行作詩見遺謹次》 宋·蘇泂

    自是群公氣未平,黠羌何慮不休兵。
    欲成江左收賢俊,嘆息無人致二生。

    12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宋·釋正覺

    未能老養臥林麓,要乞優恩除發須。
    濯足滄浪歲寒事,終來清友石菖蒲。

    13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宋·釋正覺

    挽衣苦怪不我住,懷事乞成今乃時。
    雷動定知開蟄戶,春寒無要勒華枝。

    14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宋·釋正覺

    夢里結憂三變事,覺來還喜一成春。
    鶯華時節洗衰落,不信余寒猶著人。

    15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宋·釋正覺

    服像中情將有得,江湖底事勿相忘。
    橘洲白鳥秋成伍,漁火莼羹蓬底香。

    16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宋·釋正覺

    應緣分影來池月,游世無心出岫云。
    適意歸來尖屋底,蔬畦還與力鉏勤。

    17 《招諭有懷贈同行人(一作李乂詩)》 唐·李義府

    遠游冒艱阻,深入勞存諭。
    春去辭國門,秋還在邊戍。
    軒車行未返,節序催難駐。
    陌上悲轉蓬,園中想芳樹。

    18 《從軍行二首(一作擬古)》 唐·虞世南

    涂山烽候驚,弭節度龍城。
    冀馬樓蘭將,燕犀上谷兵。
    劍寒花不落,弓曉月逾明。
    凜凜嚴霜節,冰壯黃河絕。

    19 《游俠篇(一作俠客行)》 唐·陳子良

    洛陽麗春色,游俠騁輕肥。
    水逐車輪轉,塵隨馬足飛。
    云影遙臨蓋,花氣近薰衣。
    東郊斗雞罷,南皮射雉歸。
    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

    20 《冬中至玉泉山寺屬窮陰冰閉崖谷無色及仲春行縣…有此作》 唐·張九齡

    靈境信幽絕,芳時重暄妍。
    再來及茲勝,一遇非無緣。
    萬木柔可結,千花敷欲然。
    松間鳴好鳥,竹下流清泉。

    * 關于行作的詩詞 描寫行作的詩詞 帶有行作的詩詞 包含行作的古詩詞(2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