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蟠蟀的詩詞(18首)

    1 《水調歌頭·中秋》 宋·米芾

    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中秋節飲酒抒情

    2 《采明珠》 宋·杜安世

    雨乍收,小院塵消,云淡天高露冷。
    坐看月華生,射玉樓清瑩。
    蟠蟀鳴金井。
    下簾幃、悄悄空階,敗葉墜風,惹動閑愁,千端萬緒難整。

    3 《菩薩蠻(十一之十一)》 宋·賀鑄

    爐煙微度流蘇帳。
    孤衾冷疊芙蓉浪。
    蟠蟀不離床。
    伴人愁夜長。
    玉人飛閣上。
    見月還相望。
    相望莫相忘。
    應無未斷腸。

    4 《念奴嬌(和張文伯重陽前雨)》 宋·王之道

    黃花照眼,對西風庭檻,為渠凝佇。
    準擬登高酬一醉,底事晚來微雨。
    蟠蟀聲中,芭蕉葉上,怎得爭如許。
    龍山何處,無言暗想煙樹。

    5 《擬古》 宋·董嗣杲

    河漢金氣老,海月光陸離。
    蟠蟀鳴我床,聲聲有馀悲。
    美人天之涯,言旋杳無期。
    西風吹脫葉,撫時傷所思。

    6 《秋晚雜書三十首》 宋·方回

    疇昔夏之夜,百蟲無不鳴。
    侵尋迫秋杪,惟有蟠蟀聲。
    微物乏巨喙,寒翅厲酸清。
    露將化為霜,欲鳴聲不成。

    7 《客邸》 宋·劉雪崖

    蟠蟀吟空壁,秋深夜漸長。
    月華清似水,露氣重于霜。
    醉后夢難記,興來詩欲狂。
    西風何處笛,喚起客思鄉。

    8 《西風》 宋·王安石

    少年不知秋,喜聞西風生。
    老大多感傷,畏此蟠蟀鳴。
    況乃舍親友,抱病獨遠行。
    中夜臥不周,惻惻感我情。

    9 《秋懷十首》 宋·張耒

    夜靜四聽絕,蟠蟀鳴我堂。
    知時爾雖早,嘖嘖竟何傷。
    西風肅萬木,百物皆摧藏。
    爾豈不自得,悲鳴訴中腸。

    10 《答呂公著見贈》 宋·歐陽修

    晉人歌蟠蟀,孔子錄於詩。
    因知圣賢心,豈不惜良時。
    行樂不及早,朱顏忽焉衰。
    馳光如騕褭,一去不可追。

    11 《觀鬭蟠蟀有感》 宋·顧逢

    徼蟲亦可傷,何事苦爭強。
    百勝終歸死,一秋空自忙。
    吟殘庭際月,冷怯草根霜。
    不入兒童手,誰能較短長。

    12 《與中上人至云間話別》 宋·釋行海

    寒云漠漠浦悠悠,短棹同登八月秋。
    一寸不磨心似鐵,四方無定跡如鷗。
    江鄉雁過蒹葭冷,雨館人分蟠蟀愁。
    相見有期還惜別,百年能得幾交游。

    13 《小松》 唐·齊己

    發地才過膝,蟠根已有靈。
    嚴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蕭騷動,空階蟋蟀聽。
    誰于千歲外,吟繞老龍形。

    夏天寫山

    14 《小松》 唐·齊己

    發地才過膝,蟠根已有靈。
    嚴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蕭騷動,空階蟋蟀聽。
    誰于千歲外,吟繞老龍形。

    15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彥。
    嗟汝獨何為,閉門觀物變。
    微物豈足觀,汝獨觀不倦。
    牽牛與葵蓼,采摘入詩卷。

    16 《和鄭潤甫提舉見寄》 宋·戴復古

    出門欲求仁,取友必勝己。
    寥寥云海鄉,所幸有君爾。
    胸蟠三萬卷,智先三十里。
    相與定詩盟,誰能執牛耳。

    17 《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萬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時,對於葛天氏。
    邈計幾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極公,造道窮天髓。

    18 《冬日同仲巽及府寮游萬壽寺》 宋·鄭獬

    峻阜如蟠虹,蓄泄氣象靈。
    紺宇隱紅樹,繚若畫在屏。
    聯騎轉城角,沙步俯回汀。
    野寺對寒水,白壁敞云扃。

    * 關于蟠蟀的詩詞 描寫蟠蟀的詩詞 帶有蟠蟀的詩詞 包含蟠蟀的古詩詞(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