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蘚石的詩詞(487首)
302
《三學院》 宋·王投
精藍本是真人宅,疊嶂今古釋子山。
綠樹不妨丹鶴下,白云常伴老僧閒。
無風木任秋蟬蔭,積雨庭多石蘚斑。
儒客坐來除俗態,暮鐘飛出望歸還。
303
《贈蘊上人》 宋·王正已
佛法詩名誰更繼,未聞隨分謁侯王。
洗盂秋澗日華動,搗藥夜堂云氣香。
苔蘚亂青封疊石,杉松濃影過空墻。
若非火岳□□地,那得吾師住久長。
305
《延福寺》 宋·謝諤
閱世巖松古,隨人徑蘚斑。
樓臺去冉冉,沙石水潺潺。
興出崎嶇外,身行杳靄間。
通天知有路,一笑檻前山。
307
《莫公堂》 宋·許當
高高莫公堂,孕秀龍淵西。
造化秘奇勝,路斷無輪蹄。
金霞烘石門,古木蟠雙溪。
中流峙龜首,勢若吞云霓。
308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309
《游梅山寺》 宋·楊侃
出郭塵路斷,登舟鷲嶺通。
樓臺花嶼上,鐘梵水天中。
石磴班春蘚,松門韻晚風。
蒪絲惹輕楫,云錦散遙空。
竹逕連茶塢,山亭對藥叢。
卻輸湖畔叟,朝夕訪支公。
311
《和嚴侍御柟木詩》 宋·楊虞仲
兩蒼崖屹相應對,上面虬龍插崖背。
青銅為柯石為根,上有蟲書篆籀破蘚痕。
詰屈盤根少態度,深鎖窮山煙雨暮。
不愿作材戹萬牛,驚世之文那肯露。
312
《三仙祠》 宋·楊佐
勝跡傳來不記年,昔聞嘗駐漢神仙。
碑因蘚蝕無完字,址為藤迷失舊阡。
巖屋鐙懸松外月,石爐香散竹間煙。
翻思穀穗遺人日,陳跡寥寥一惘然。
314
《游妙行寺》 宋·俞本
中峰蒼翠里,微徑入禪關。
石座香塵積,蓮池苔蘚班。
鶴盤云在樹,龍過雨侵山。
會得規中意,怡然一解顏。
315
《孫氏池亭》 宋·俞瑊
壁介山水間,幽棲愧尸祿。
眠食行坐處,山光水聲足。
嗟我心未厭,出郊搜勝躅。
嘗聞隱者居,未為人所目。
316
《寧壽寺》 宋·張湖山
丹級才升四望賒,香銷無復夢豪華。
向來馬氏殫殫力,要擬龍宮作佛家。
樹老煙霜臺殿古,石封苔蘚井欄斜。
上人不用蓮花漏,自有林梢報曉鴉。
317
《惠應廟》 宋·張徽
一家終日在樓臺,弈局斜兼畫卷開。
幽鳥影穿紅燭去,寒蟾光落素琴來。
釣絲暮惹蘋間浪,篆石春浮蘚上埃。
三數寺通溪畔路,好尋僧借度時杯。
319
《澹山巖》 宋·張遠猷
巖竇天下奇,黃詩天下稀。
洞明無所隱,石勢爭欲飛。
雷鼓今猶在,澹仙何未歸。
磨崖文斷滅,苔蘚卻成衣。
320
《留題伏波巖》 宋·章峴
江瀾洄洑嚙山根,山裂巖開石室存。
溺鬼夜呼千嶂黑,蟄龍晨起一川渾。
金沙試決通泉脈,翠壁閑題破蘚痕。
三伏幾人逃畏暑,豈惟河朔有清尊。
* 關于蘚石的詩詞 描寫蘚石的詩詞 帶有蘚石的詩詞 包含蘚石的古詩詞(4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