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藏覆的詩詞(219首)

    121 《玄寧夜集贈張子言》 明·吳子孝

    我不能奮身霄漢攀蛟龍,手攬日月登玄宮。
    揚帆浩溟泛滄海,玉芝若木空相待。
    燕京骯臟誰與憐,拜趨公府心欲穿。
    桂薪玉粟猶爭煬,羸馬青衫愁著鞭。

    122 《送練中丞遺裔歸家(有引)》 明·謝肇淛

    燕山日黑黃塵起,金川門外鼓聲死。
    長樂宮為瓦礫場,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練子寧,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無完卵,一門百口歸冥冥。

    123 《方正學先生墓》 明·徐潁

    赤鳳巢焚尚覆雛,一抔翻荷主恩殊。
    冶城無鐵鑄肝膽,石甃何人藏發膚。
    信史直須求草野,鴟皮幸不殉江湖。
    空憐粉壁多生氣,難繪當年負扆圖。

    124 《景泰洼》 明·虞淳熙

    合沓眾山轉,鴻溝界危岡。
    貞松心不移,偃蓋覆神堂。
    欲蛻龍為魚,千古以慨慷。
    土木骨縱橫,魂來關塞長。

    125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126 《祖德詩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
    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
    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127 《董烈婦行》 明·祝允明

    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
    覆載無改易,世有董烈婦。
    烈婦王氏名桂芳,十七嫁與董家郎。
    董郎臥瘵一年死,烈婦嘔血手斂藏。

    128 《放言五首 并序》 唐·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
    而體律,意古而詞新。
    予每詠之,甚覺有味,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

    哲理

    129 《次韻毛滂法曹感雨詩》 宋·蘇軾

    江南佳公子,遺我錦繡端。
    攬之溫如春,公子焉得寒。
    興雨自有時,膚寸便濛{?漫}。
    斂藏以自潤,牛斗何足干。

    130 《次韻子由所居六詠》 宋·蘇軾

    堂前種山丹,錯落馬腦盤。
    堂后種秋菊,碎金收辟寒。
    草木如有情,慰此芳歲闌。
    幽人正獨樂,不知行路難。

    131 《寓嘆》 宋·陸游

    孤生拙料事,諸老誤知人。
    世故幾翻覆,此身常賤貧。
    有書藏禹穴,無地靜胡塵。
    衰病今年劇,呻吟欲過旬。

    132 《感秋》 宋·陸游

    會稽八月秋始涼,梧桐葉落覆井床,月明縞樹遶驚鵲,露下濕草啼寒螿。
    丈夫行年過六十,日月雖短志意長。
    匣中寶劍作雷吼,神物那得終摧藏。
    君不見昔時東都宗大尹,義感百萬虎與狼,疾危尚念起擊賊,大呼過河身已僵。

    133 《山居疊韻》 宋·陸游

    禽吟陰森林,鹿伏樸樕木。
    嗚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
    聯翩憐鳶肩,覆餗速戮辱。
    艱難還山間,獨欲足畜牧。
    躋梯棲西溪,筑屋宿北谷。
    光茫常當藏,櫝玉觸俗目。

    134 《昔人有畫醉僧醉道士醉學究者皆見于傳記及歌》 宋·陸游

    殘雪覆枯顱,手扶短榔栗。
    送酒無蘇州,一醉未易得。
    青旗獵獵秋風吹,長瓶一吸亦足奇。
    但辦道傍常醉倒,不須解作藏真草。

    135 《雪中臥病在告戲作》 宋·陸游

    面裂愁出門,指直但藏袖,誰云三峽熱,有此凜冽候。
    殷勤愧雪片,飛舞為我壽。
    方驚四山積,已見萬瓦覆,豈惟寒到骨,遂覺疾在腠。
    地爐熾薪炭,噤坐連昏晝。

    136 《和曹子方雜言》 宋·黃庭堅

    正月尾,垂云如覆盂,雁作斜行書。
    三十六陂浸煙水,想對西江彭蠡湖。
    人言春色濃如酒,不見插秧吳女手。
    冷卿小塢頗藏春,張侯官居柳對門。

    137 《次韻文潛》 宋·黃庭堅

    武昌赤壁吊周郎,寒溪西山尋漫浪。
    忽聞天上故人來,呼船凌江不待餉。
    我瞻高明少吐氣,君亦歡喜失微恙。
    年來鬼崇覆三豪,詞林根柢頗搖蕩。

    138 《新荷》 明·高啟

    如蓋復如鈿,初生雨后天。
    葉低浮水上,莖弱裊風前。
    乍覆游魚戲,難藏宿鷺眠。
    佳人休便折,留蔭采蓮船。

    139 《為惡》 宋·王禹偁

    明時巧言士,亂世佞幸郎。
    佞幸惟茍且,巧言頗包藏。
    為惡雖不同,同歸於覆亡。

    140 《四和》 宋·劉克莊

    手援鍪弧先奮呼,盛氣直傳入國都。
    屈盤硬語押險韻,有似兵家使詐愚。
    專場自矜觜距黠,覆軍詎意肝腦涂。
    堂堂老將號令肅,中營外柵如聯珠。

    * 關于藏覆的詩詞 描寫藏覆的詩詞 帶有藏覆的詩詞 包含藏覆的古詩詞(2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