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藏短的詩詞(287首)

    161 《書事寄晁應之》 宋·張耒

    野筍空階短,蒲芽出水齊。
    柳垂縈鵲重,花裊帶蜂低。
    桑弱蠶登箔,池晴燕啄泥。
    官閑無事役,地僻斷招攜。

    162 《贈江瞻道》 宋·張耒

    我行于四方,其所急者友。
    嗚呼得之難,百不一邂逅。
    人心不可齊,若十指于手。
    隨其短與長,亦各有所取。

    163 《臨文》 宋·張耒

    一病廢百嗜,好文心未忘。
    南窗納虛明,羅列陳縑緗。
    茫昧考巢燧,典章斷虞唐。
    清妍進屈景,嶲永旌蘇張。

    164 《送彥孚主簿》 宋·黃庭堅

    斯文當兩都,江夏世無雙。
    叔度初不言,漢庭望風降。
    中間眇人物,潛伏老崆谾。
    本朝開典禮,棫樸作株樁。

    165 《被褐懷珠玉》 宋·黃庭堅

    國士懷珠玉,通津不易扛。
    櫝藏心有待,褐短義難降。
    寶唾歸青簡,晴虹貫夜窗。
    直言方按劍,豈是故迷邦。
    彈雀輕千仞,連城買一雙。
    安知藍縷底,明月弄寒江。

    166 《歸雁》 宋·司馬光

    亦知南國稻粱肥,水滿春江努力歸。
    聞道楚人矰繳細,平沙短草盡藏機。

    167 《日本刀歌》 宋·歐陽修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閑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

    168 《重讀徂徠集》 宋·歐陽修

    我欲哭石子,夜開徂徠編。
    開編未及讀,涕泗已漣漣。
    勉盡三四章,收淚輒忻懽。
    切切善惡戒,丁寧仁義言。

    169 《鎮陽讀書》 宋·歐陽修

    春深夜苦短,燈冷焰不長。
    塵蠹文字細,病眸濮無光。
    坐久百骸倦,中遭群慮戕。
    尋前顧後失,得一念十忘。

    170 《滿庭芳·詩禮傳家》 宋·無名氏

    詩禮傳家,不名則利,誰能袖手安常。
    惟君寬厚,無較短論長。
    且自深居簡出,清閑處、管甚炎涼。
    年未老,方逾強仕,家富更平康。

    171 《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 宋·梅堯臣

    聞君奉宸詔,瑞祝疑靈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豈無朋從俱,況此一二秀。
    方蘄建春陌,十刻殘晝漏。

    172 《戲嬰圖》 明·高啟

    芍藥風欄側,梧桐露井傍。
    嬌嬰爭晚戲,少婦斗春妝。
    共詫珠生蚌,還憐玉產岡。
    半披文錦褓,斜佩紫羅囊。

    173 《江南意》 明·高啟

    妾本南國姝,父母愛如珠。
    貌豈慚明鏡,身才稱短襦。
    學成采蓮唱,曉出橫塘上。
    舟小復身輕,隨風兩搖蕩。

    174 《喜呂山人見過江館》 明·高啟

    非君憐夙契,誰肯顧柴門。
    日短清江路,風高大樹村。
    交呈新著稿,同發舊藏尊。
    莫便尋歸棹,心懷未盡論。

    175 《哀韓君表無文編》 宋·晁說之

    少師名德振鵷鸞,孫子何為短羽翰。
    不使功名藏竹間,宜留文字後人看。
    六丁取去嗟韓第,七子亡來恨建安。
    賴有上公曾塔葬,多情無用涕丸瀾。

    176 《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 宋·劉克莊

    盤屈高才入短章,卷中字字挾冰霜。
    直探寶藏珠盈掬,倒瀉金莖露浣腸。
    鐵笛一枝橫夜月,水沉三舍避天香。
    妙年早去吟薇藥,莫共儂爭寂寞鄉。

    177 《進經筵講禮記徹章詩》 宋·劉克莊

    惟王建邦國,以禮定乾坤。
    大分嚴堂陛,彌文及冠昏。
    徐行非曰遜,亟拜不為煩。
    臣豈容私量,人誰越短垣。

    178 《郭熙山水障子》 宋·劉克莊

    高為峰嵐下濤江,極目森秀涵蒼涼。
    始知著色未造極,臺似丑女施鉛黃。
    驚泉駭石聚幽怪,巨楠窮柏蟠老蒼。
    鹿門寺,華子岡,神雷鬼電或取將。

    179 《志仁監薄示五言十五韻夸徐潭之勝次韻一首》 宋·劉克莊

    嵐翠屏環墅,溪光煉抹坤。
    尚書華棟改,先輩釣磯存。
    久臥漳濱疾,誰招楚澤魂。
    昔慚葵衛足,今喜葉歸根。

    180 《上聱隅先生》 宋·王令

    夫子儒門杰,心誠行亦醇。
    玉金精粹美,椒桂性芬辛。
    一入隨邦計,咸期利國賓。
    生民待儒效,天意屬人倫。

    * 關于藏短的詩詞 描寫藏短的詩詞 帶有藏短的詩詞 包含藏短的古詩詞(287首)
    chengrenyouxi